大正年間末期,一位作家有一子一女,兒子碧郎,女兒阿源。作家對兒子的態(tài)度是任其自然發(fā)展,十分粗暴。碧郎的繼母,因身患半身不遂,不能料理家務。她和碧郎感情疏遠,家庭瑣事都有碧郎的姐姐阿源一人承擔。碧郎由于偷盜被學校開除后,又轉入他校,但不久以后,他舊病重犯,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不良少年。之后,碧郎因患結核病住進了醫(yī)院。在他生命垂危之際,姐姐日夜護理他,慢慢地,碧郎感受到了家人對他的關心。碧郎住院后,繼母精心購買了里屋去醫(yī)院看望碧郎。她怕碧郎死后進不了天國,誠心向主祈禱。她的行為感動了對她抱有成見的阿源,母女之間的隔閡與疏遠也漸漸地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