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投降,河南韓家莊的日軍倉皇撤走,日軍護士大島和子的幾個月大的兒子失散。羊角大娘回村見了一個日本小嬰孩就給抱了家來。村民力勸羊角大娘扔掉小日本鬼子,羊角大娘到底還是把這日本孩子當(dāng)了自己的孫子,取名狗娃。狗娃5歲了,逐漸贏得了羊角大娘啞巴兒子葫蘆的喜愛。胡蘆和村民們?nèi)ラ_山修路,臨別狗娃緊貼在他兒朵上叫:爸爸!葫蘆滿足地走了,卻在爆破中死去。羊角大娘年老體衰后,沒有辦法,清涼寺一韋法師收留了狗娃。臨別羊角大娘將一條和服腰帶留給狗娃,囑他保存好親生母親的物品。20多年后,已經(jīng)成為明鏡法師的狗娃隨中國佛教代表團出訪日本,大島和子了解了明鏡法師的身世后,趕去聽明鏡法師講經(jīng)。身為母親的她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兒子,她感覺明鏡法師可能是她丟失在中國的孩子。那條腰帶使失散多年的母子重聚。明鏡穿上母親為他準(zhǔn)備的和服,叫了“媽媽”?;刂袊臅r間到了,明鏡法師將腕珠留給母親,母子含淚而別。清涼寺的鐘聲依舊響起,明鏡回到了養(yǎng)育他的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