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灘是一個象征,彼岸,沒有執(zhí)于過去,也不追求未來,而感受當下的感動和力量。外灘是上海的象征,靈魂。 2.上海是一個美麗而精細的城市,充滿魔力的城市,也同樣充滿著瑣碎和計較。在匆忙的人群中,人們每天都在為生計而奔忙,這里面也有許多懷揣夢想,有熱情活力和激情的年輕人。一百多年來,他們雖歷經(jīng)不同的時代,但夢想的腳步都從未停止。上海是一個可以實現(xiàn)夢想的地方 3.中國人喜歡宏大敘事,而少關注個體。我們應該在歷史中學習東西,但不能被歷史束縛。 4.外灘如同上海的一個注腳,地理區(qū)域并不寬闊,卻包容了上海乃至中國一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如果說《故宮》是一個國家的記憶,一個公共的記憶,那么《外灘》應該是無數(shù)個體的記憶,我希望圍繞著人,人的情感,人的命運和命運變化中的細節(jié)去尋找屬于外灘的答案。甚至有一種沖動,我希望把固化的外灘當成一個生命體去創(chuàng)作,經(jīng)歷了一百年的她就像人生充滿起伏,很多個體夢想和國家夢想交織在里面。 5.外灘,她影響中國,連接世界。我們將嘗試尋找上海與倫敦、巴黎、紐約、東京和孟買等世界城市的內在精神氣質上的聯(lián)結,站在人類歷史文明發(fā)展進程的角度來解析外灘的歷史文化內涵。 6.紀錄片講求非虛構、真實,不過,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紀錄片借用電影化的技術手段來提高影像的品質,包括這次我們計劃邀請明星出演真實歷史人物,也是出于這樣的考慮。但是,由于我們拍的是紀錄片,所以面臨一個如何真實表達歷史信息的問題。我的原則是,一旦有演員傷害了真實,那我寧可放棄。 7.一個紀錄片導演既要擔任公共媒體的責任,又如何保持個體創(chuàng)作的獨立性和特色?在一次創(chuàng)作結束后,永遠會有這個問題浮現(xiàn)出來。我總結了紀錄片導演應該遵守的三種關系:“你受雇的機構要求的基本價值觀永遠不能忽視”、“我們電視的作品是為誰服務的?”、“做紀錄片需要你導演鮮明的個性和情感的表達”。 8.我為什么講幾個夢,在上海外灘這一百多年在輪回,關于個人的事業(yè),精神、財富、年輕人的愛情,每個人在不同的時代有夢想,他用他的行為實現(xiàn)夢想的時候,我提出疑問,我們擁有這些夢想之后還有什么,這是上海今天面臨的問題,所有的城市都面臨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