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態(tài)配音
影片全片沒有任何一位專業(yè)的配音演員,觀眾朋友們聽到的所有配音基本都出自劇組里的后期老師、特效老師、服化道老師,也正是這些真真實實生活在東北,對東北熟悉又親切的“配音演員”們,才讓《茶啊二中》充斥了東北最地道最純粹的色彩。[1][1]
在電影情節(jié)石妙娜老師與學生王強互換身份時, 導演設計了兩套動作語言。導演夏銘澤解釋: “這兩套表情庫最主要的就是在三庭五眼上發(fā)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如果不說可能注意不到, 但其實是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對這兩個角色的感受?!崩缤鯊姳旧硎菦]有睫毛的, 當石妙娜與王強交換時, “王強”是有睫毛的。 除此之外, 變身后的石妙娜會更年輕了一些,神情不會那么嚴肅。[2][2]
創(chuàng)作源于生活
主創(chuàng)團隊在校園內(nèi)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采風,捕捉了非常多細膩真摯的校園故事融入影片中,他們在番劇暫停的這幾年內(nèi),從畫面、到特效,再到劇情打磨,全方位升級影片架構(gòu),希望能為影迷朋友貢獻最好笑的校園影片。[1][1]在校園中和學生一起考試做卷子,體驗了學生們的學習生活,從中獲得許多靈感。
導演:做電影的時候我們總認為這是一個高級產(chǎn)物,要高概念,大事件、世界觀等等,陷入了很久的誤區(qū),后來也想通了,現(xiàn)在看來上學的很多事不足為奇,比如老師讓你罰站,或者作業(yè)沒寫完,抽問你答不起,你緊張得夠嗆,在當時就是大事。所以我們選擇不去構(gòu)想多龐大的價值觀,真實呈現(xiàn)校園生活,這樣也可以跌宕起伏,故事可以很精彩?!?span id="ig4r3lh5d" class="reference-mod">[3][3]
臺詞把握
閻凱:我們的臺詞也是逐字逐句優(yōu)化,每個人都讀,用什么語調(diào),用什么標點符號,一點點調(diào)。比如校長在公開課講話用‘唐突’還是‘荒唐’或是‘突?!?,都研究了好多版。我們必須讓團隊中的每個人都覺得好笑,若不然,怎么能讓觀眾也覺得好笑呢?[3][3]
角色標準
每個人都能找到上學時的感覺,能夠看到自己或者曾經(jīng)同學的影子。老師的形象則是很多老師的集中體現(xiàn),比如石妙娜老師就很干練,有一顆痣,顯得她口齒伶俐,發(fā)型簡約,妝容稍顯夸張,愛穿粉色是因為她往那兒一站,氣質(zhì)就會給你沖擊??傊?,制作的標準就是動畫中的角色你能在現(xiàn)實校園中找到。[3][3]
音樂制作
王心凌獻唱電影主題曲《像我們從前》,這也是她首次為動畫電影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