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來源
導演肖恩·貝克表示,《阿諾拉》的靈感來自于朋友講述的一個俄裔美國新婚夫婦被綁架抵押的故事,他覺得“這里面一定有什么”,然后就開始了長達數(shù)年的揣摩。此外,貝克還受到他年輕時剪輯婚禮錄像視頻的工作經(jīng)歷的啟發(fā)。2000年至2001年,他曾剪輯過一些俄羅斯裔美國人在紐約舉辦婚禮的視頻。貝克說:“我不想拍一部俄羅斯黑幫電影,它已經(jīng)被拍過太多次了。但我還是想以權(quán)力為主題,在這個資本主義社會,除了金錢,權(quán)力還能是什么?”[1][1]
選角與表演
肖恩·貝克認為他必須先確定“阿諾拉”的演員人選,才能完成他的劇本創(chuàng)作,為此他苦惱了許久,直到2022年他在和妻子(亦是本片的制片人薩曼莎·關)一起看《驚聲尖叫5》時發(fā)現(xiàn)了米琪·麥迪森,他當時轉(zhuǎn)身對薩曼莎說,“她就是阿諾拉”。后來她在電影《好萊塢往事》的表演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確定下米琪的出演后,每次劇本有新的更改,肖恩·貝克都會及時通知她。[2][2]貝克對米琪的表演也非常滿意,他在片場給了她許多即興發(fā)揮的機會。“在兩個10分鐘的35毫米長鏡頭中,我們手持跟拍她在俱樂部里走來走去。她會走到一個客戶面前,施展她的魅力。我們給她安排了一些臺詞,但大部分時間她都是即興發(fā)揮,在客人之間穿梭。她有一個小聽筒,我會通過無線電對她說:‘好,下一個人!’她會根據(jù)直覺判斷對每個人的態(tài)度,嘗試讀懂他們?!?/span>[1][1]
米琪·麥迪森認為對于演員來說,這部電影是一個非常珍貴的機會,也是一段非常與眾不同的經(jīng)歷。“ 它讓現(xiàn)實生活和虛構(gòu)變得模糊。有時我覺得自己就像在拍《波拉特》,因為我們被放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和一些不知道我們在拍電影的人在一起。我記得有一次,在安尼、托羅斯、加尼克和伊戈爾試圖找到萬尼亞的那場戲中,我們走進了一家臺球廳。我們的任務是接近很多人,給他們看馬克·埃德爾斯坦飾演的萬尼亞的照片,問他們是否見過他。我們演完一遍后,肖恩告訴我:‘你得回去了,我還想再補充一樣東西?!艺f:‘回去?又回去?’這很有趣,因為我們又進去了,拿著照片去找同樣的人,有個人說:‘你已經(jīng)給我看過那張照片了。’能體驗這樣的時刻真是令人興奮!”[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