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一: 1936年的美國中西部,以行騙、推銷圣經謀生的莫塞斯在埋葬了被汽車壓死的情人后,決定送她的女兒埃迪到姨媽家去,但埃迪已經把他誤當成自己的親生父親,以至于不能再離開他了。 版本二: 1936年的美國中西部。以行騙、推銷圣經謀生的莫塞斯在埋葬了被汽車壓死的情人后,決定送她的女兒埃迪到姨媽家去。他向肇事者索要了200元錢給埃迪,并為她買了火車票。然而,埃迪誤以為莫塞斯是自己的生身父親,拒絕要這200元錢。莫塞斯只得帶著她,一同前往她姨媽家。一路上,莫塞斯發(fā)現埃迪是推銷圣經的好幫手,不料,為了掙得路費,他陷入一伙販酒集團的圈套,被警長抓住。他苦苦哀求,警長被他的千里送人的精神感動,只是沒收了他非法收入而將他釋放。莫塞斯終于把埃迪送到姨媽家,然而,埃迪再也離不開他了。 版本三: 故事發(fā)生在1936年的美國中西部,莫塞斯以推銷圣經和行騙為生。在一次意外中,莫塞斯的情人被汽車撞死,肇事者僅賠了200元了事。莫塞斯的情人有一個女兒埃迪,他決定送埃迪到她姨媽家去。他將那200元給了埃迪,還給她買了張火車票。但埃迪不要這200元錢,因為她以為莫塞斯是她的親身父親。無奈之下,莫塞斯只得親自帶著她到她姨媽家去。途中,埃迪展示了她推銷圣經的才能,成為莫塞斯的好幫手。為了掙得足夠的路費,莫塞斯掉進了販酒集團的陷阱,警長將他抓住,關了起來。莫塞斯道出實情,由于被他千里送人的精神所感動,在沒收了他的非法收入后,警長把他放了。最后,在經過了重重困難后,莫塞斯把埃迪送到了姨媽家,但此時的埃迪卻再也不愿離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