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緣起
1940年,萬籟鳴和萬古蟾應上海新華聯(lián)合影業(yè)公司邀請回到“孤島”上海,成立了該廠的卡通部。此時美國的卡通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正在上海放映,國人競相觀看,上座歷久不衰。這對萬氏兄弟觸動很大,他們決心開始著手中國自己的高質(zhì)量動畫長片,取材《西游記》中“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有關片段,把它改編成動畫電影和劇本《鐵扇公主》。[1][1]
創(chuàng)作過程
為了拍成這部影片,萬籟鳴和萬古蟾先后組織了100多人參加繪畫,繪制了近兩萬張畫稿。經(jīng)過一年半的苦戰(zhàn),最后成片可放映一小時二十分鐘。為了擴大影響和加強影片號召力,他們還請來當時的當紅明星白虹、嚴月玲等為片中人物配音。[1][1]
市場反響強烈
《鐵扇公主》的創(chuàng)作最終于1941年底完成并發(fā)行,因情節(jié)曲折、制作精良,當時在上海的大上海、新光、滬光三家影院同時放映一個多月,盛況空前,票房收入超過了同期上映的故事片。[1][1]
影片特點
影片設計新穎,形象生動,孫悟空的七十二變、鐵扇公主的種種法術,斗智斗勇的曲折變化,均被表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出神人化。該片還首次將中國的山水畫搬上銀幕,第一次讓靜止的中國山水“活動” 起來。[1][1]
影片還大量吸收了中國戲曲藝術的造型特點,賦予每個重要角色以鮮明的個性特征,使之具有較為濃郁的民族特色。 鐵扇公主的造型來自于當時流行的神怪武俠片中的女俠形象,眉清目秀打扮利落。唐僧和豬八戒的造型都基本符合人們在閱讀小說《西游記》時的想象,前者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軟帽長衫,性格懦弱,后者肥頭大耳,懶惰自私,憨直可笑。在技術特色上,影片首次成功的在黑白膠片中將火焰“染”成紅色。實際做法是在放映時,用紅、黃、藍三色玻璃在放映機鏡頭前交替晃動,事實證明這種嘗試的效果非常好?!盎鹧嫔健?一節(jié)用紅色片處理,試片時,只見火焰山烈火沖天,紅彤彤的大火聲勢驚人。[1][1]
創(chuàng)作整體意圖
在總體意圖上,《鐵扇公主》 有意識地將故事情節(jié)寓言化,“有意曲折地用打倒牛魔王作為借喻反映出影片的主題,那就是 ‘全國人民聯(lián)合起來對付日本侵略者,爭取抗戰(zhàn)的最后勝利” 。這一點在上?!肮聧u” 的特定歷史時期,是不難被理解的,其表意策略和當時拍攝的古裝片《木蘭從軍》、《蘇武牧羊》等是相通的,借古喻今,激發(fā)斗志和愛國熱情。[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