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商河縣的鼓子秧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已列入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山東商河李家村的鼓子秧歌世代相傳聞名遐邇。鼓子秧歌傳到村主任李小順這一代,不僅成了村民們茶余飯后自娛自樂的文化活動,還在李小順的推廣開發(fā)下,成為村里一項旅游資源,引來無數(shù)觀光游客,帶動村里經(jīng)濟的良性發(fā)展。村民們靠扭鼓子秧歌扭出了鄰里和睦、扭出了腰包鼓囊,更扭出了一天紅火一天的好日子。 心勁齊,日子好。年輕的村主任李小順和女朋友秋花挑了個好日子,瞞著小順爹去鎮(zhèn)上辦理結(jié)婚登記手續(xù)。小順爹得知這一消息,催著忙種騎著摩托車送他去鎮(zhèn)里。忙種知道小順爹火急火燎地是為了啥,半路上就故意磨磨蹭蹭,即便如此,趕到鎮(zhèn)上時還是讓小順爹把小順和秋花堵在婚姻登記中心。 小順爹堅決不同意小順和秋花的婚事,原因是仇人家的閨女絕對不能進他李有福這個門。登記的當(dāng)天晚上,小順讓爹給掃地出門。小順不是李有福親生的,十里八鄉(xiāng)都知道。小順爹年輕的時候,在一場鼓子秧歌比賽中讓秋花爹暗中下絆,輸了比賽,摔瘸了一條腿,失去了秋花他娘。從那以后,李有福發(fā)誓終生不娶,一輩子不沾那鼓子秧歌。 父輩的恩怨不解,小順和秋花的婚事就沒法辦,偏偏在這個時候,縣里交給李家村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wù),排練鼓子秧歌,參加北京奧運會迎奧匯演。鼓子秧歌能參加迎奧匯演,對于發(fā)展李家村的經(jīng)濟無疑是一次難得的宣傳機會。李小順很快就統(tǒng)一思想,舉賢不避親,任命鼓子秧歌的正宗傳人爹為總指揮開始排練。 起初的排練遇到眾多的困難:總指揮人選因為小順爹和秋花爹的個人恩怨中途易帥;村里花五萬塊錢購買的鑼鼓家伙什被一場大火燒了個精光;找一家法國文化公司推介鼓子秧歌又上了騙子的當(dāng)。接連幾件事發(fā)生下來,李小順感覺心力憔悴,再加上秋花妊娠反映強烈,李小順根本無法組織正常排練。 離縣里檢查的日子越來越近,小順爹暗中幫忙,拿出積蓄給村里置辦鑼鼓家伙什;秋花爹為兒女婚事拉下老臉,到老伙計李有福面前懺悔認錯。父輩的恩怨從此冰釋前嫌,鼓子秧歌的老一代傳人握手言和聯(lián)袂出馬,幫助年輕一代排練世代相傳的鼓子秧歌,籌辦兒女的婚姻大事。鼓子秧歌扭起來了,火熱的場面昭示著李家村人和他們的鼓子秧歌,在建設(shè)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的偉大征程中,越扭越好看,越扭越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