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37年步入影壇,主演了大量的音樂片。電影演員的經歷又激起了他執(zhí)導影片的濃厚興趣,于1949年作為助理導演拍攝了影片《900處的故事》。第二年,胡哥來到智利,獨立執(zhí)導了第一部故事片《血痕》。同他作為歌舞演員所拍的影片相比,他執(zhí)導的影片大為不同,影片以種族糾紛為主線,反映出不同種族之間殘酷的爭斗,影片中充滿了仇恨、冷酷和戰(zhàn)爭,這在當時的阿根廷影片中還是極為少見的。以反映地主殘酷壓迫農民為主題的影片《綠色的地獄》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上獲得獎項。然而他的這種創(chuàng)作靈感不就以后便明顯的消失了,后期的作品已經遠遠達不到前期的水平。阿根廷電影新浪潮的興起很快將胡哥置于被遺忘的角落。胡哥的代表作還有:《羅查之歸》(1937)、《家鄉(xiāng)的歌》(1941)、《早已忘卻》(1955)、《過錯》(1960)、《晚安,布宜諾斯艾利斯》(1964)等。
從1937年步入影壇,主演了大量的音樂片。電影演員的經歷又激起了他執(zhí)導影片的濃厚興趣,于1949年作為助理導演拍攝了影片《900處的故事》。第二年,胡哥來到智利,獨立執(zhí)導了第一部故事片《血痕》。同他作為歌舞演員所拍的影片相比,他執(zhí)導的影片大為不同,影片以種族糾紛為主線,反映出不同種族之間殘酷的爭斗,影片中充滿了仇恨、冷酷和戰(zhàn)爭,這在當時的阿根廷影片中還是極為少見的。以反映地主殘酷壓迫農民為主題的影片《綠色的地獄》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上獲得獎項。然而他的這種創(chuàng)作靈感不就以后便明顯的消失了,后期的作品已經遠遠達不到前期的水平。阿根廷電影新浪潮的興起很快將胡哥置于被遺忘的角落。胡哥的代表作還有:《羅查之歸》(1937)、《家鄉(xiāng)的歌》(1941)、《早已忘卻》(1955)、《過錯》(1960)、《晚安,布宜諾斯艾利斯》(196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