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出世的成功讓約翰·加利亞諾信心倍增,大學畢業(yè)后他在倫敦東部的一個廢棄的倉庫里開了個人工作室,開啟了其執(zhí)著又狂熱的設計生涯。1985年,約翰·加利亞諾 很快就打出了個人冠名的牌子,他的標新立異不僅體現在作品的不規(guī)則、多元素、極度視覺化等非主流特色上,更是獨立于商業(yè)利益驅動的時裝界外的一種藝術的回歸,是少數幾個首先將時裝看作藝術,其次才是商業(yè)的設計師之一。
1988年約翰·加利亞諾 (John Galliano) 被評選為英國最佳設計師。在其后每季度的時裝展示會上,他都推陳出新,展現頑童般天馬行空的思維。1995年約翰·加利亞諾移居法國接管 GIVENCHY 的設計師位置,但他的個人風格與 GIVENCHY 的品牌訴求存在相悖之處。1997年他又接掌Christian Dior 首席設計師,并成功地實現了將 Dior 品牌年輕化的任務——對于約翰·加利亞諾 (John Galliano) 這樣的鬼才,只要給他一個支點,他就能顛覆所有庸俗和陳規(guī),而“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大師”之名也從此成為約翰·加利亞諾 (John Galliano) 專屬的稱謂。
縱觀約翰·加利亞諾 (John Galliano) 歷年作品,從早期融合了英式古板和世紀末浪漫的歌劇特點的設計,到溢滿懷舊情愫的斜裁 (bias cut ) 剪裁技術,從野性十足的重金屬及皮件中充斥的朋克霸氣,到斷裂襤褸式黑色裝束中肆意宣泄的后現代激情,人們總能真切感覺到穿著這些衣裝的軀體不再是單純的衣架,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在彰顯靈魂的驛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