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節(jié)目單
掃描下載客戶端
更多好電影 手機隨時看
1905TV端
大屏體驗更美好
《小街》《夜半歌聲》《苦惱人的笑》《T省的八四、八五年》
楊延晉,1945年生于風景秀麗的江西寧都。1968年,他從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yè),1973年進入了上海電影制片廠。在他的早期創(chuàng)作中,《苦惱人的笑》(1979)無疑是一部引人注目的佳作。這部電影...
九月,上影廠為慶祝亞運會召開拍攝的《女籃五號》“續(xù)作”《千里尋夢》上映。影片由楊延晉執(zhí)導,奇夢石、秦怡主演,講述原國家女籃主教練劉振華決定從上海出發(fā)跑步去北京,為亞運會募捐的故事。[1][1]
三月,根據(jù)瓊瑤的小說《失火的天堂》改編的電影《地獄·天堂》上映,影片楊延晉執(zhí)導以驚悚、恐怖等類型元素講述了一個曲折幽深的愛情悲劇。[2][2]
三月,楊延晉執(zhí)導的電影《女市長的私人生活》上映,講述某新興城市女市長顧文月一天的家庭生活。這部影片首次以整個篇幅表現(xiàn)了領(lǐng)導干部的私人生活側(cè)面,影片拍得輕松、活潑、詼諧,充滿了關(guān)切、理解之情。[3][3]
拍攝“新聞敘事體”[4][4]影片《T省的八四、八五年》,獲第3屆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優(yōu)秀影片獎優(yōu)秀故事片獎。楊延晉在接受采訪時說,“我想作為一個有追求的導演,應該不斷超越自己,敢碰自己從未碰過的領(lǐng)域。我認為創(chuàng)作個性不是狹窄的 ,而是一個寬闊的概念?!?span id="ig4r3lh5d" class="reference-mod">[5][5]
他先后拍攝了《小街》、《苦惱人的笑》、《T省的八四、八五年》,開創(chuàng)了上海電影中這種社會性、人文性的電影傳統(tǒng)。(任仲倫 評)[10][10]
這一代人的作品都有點沉重感。他們的憂患意識實際上就是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們對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理解不同于第三代,沒有陷入狹隘功利的圈子里。從這一代人最早的作品,楊延晉導演《苦惱人的笑》、《小街》,滕文驥 、吳天明導演《生活的顫音》都有宏觀地進行歷史反思的內(nèi)容。(黃健中 評)[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