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 Ao-Hsun
1947年5月25日生,人稱「快手」導演。文革期間,在大陸被編入紅小兵,后來臺就學于國立藝專(現今臺灣藝術大學)。民國59年畢業(yè)于影劇科導演組。民國61年進中影公司後,主要隨丁善璽,任場記及副導演的職位。中影也借重金鰲勛對拍攝戰(zhàn)爭片的豐富經驗,于擔任副導演時期拍攝《突破國際死亡線》、《英烈千秋》、《八百壯士》、《黃埔軍魂》等片。民國69年擢升為導演,他是首度被中影公司由副導演擢升為導演的人才。
雖然他以拍攝戰(zhàn)爭片出名,卻試圖嘗試不同方向的電影,譬如《血濺冷鷹堡》,走向戰(zhàn)爭警匪片的拍攝方針,突破了當時戰(zhàn)爭片多以日本人為主的局面,也是中國史上首部中俄戰(zhàn)爭片。另外,他和另一為澳洲導演所導的《Z字特攻隊》,集聚三國的電影演員,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與澳洲合作的影片。
科班出身的他,躍升至導演之際,正逢電影工業(yè)不景氣時期,加上電檢制度的嚴苛,電影的前景變的窄小許多。金鰲勛導演另辟一條路線,以小資本拍大戲并以人性刻畫取代暴力宣洩,并堅信只要影片注重突破人性,一定為電檢處及觀眾所歡迎。這樣的方針也成了他往後拍攝的宗旨,并開啟了《報告班長》系列的影片導向。
注:他的處女作為《Z字特攻隊》,但上映期比第二部作品較晚?!堆獮R冷鷹堡》為他第一部個人執(zhí)導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