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
1905電影網(wǎng)訊 5月7日,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的電影《破門》在北京舉辦首映發(fā)布會。導演徐耿攜編劇許波、制片人劉乃藝、主演馬順洗、彭一家、劉炷詩嫚等一起出席。影片以四川安州區(qū)迎新鄉(xiāng)小學足球隊為原型,講述他們通過訓練挑戰(zhàn)自我、走出陰霾的故事。導演透露影片從拍攝、剪輯、成片一共花了7個多月,片場拍攝要求極為嚴苛,只為真實還原這支足球隊的精神面貌。
主創(chuàng)在現(xiàn)場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即現(xiàn)在講兒童勵志題材的體育電影并不少見,但體育對孩子到底意味著什么?編劇許波表示,自己曾前往拍攝地體驗生活,吃住在學校,觀察孩子們的狀態(tài)。她得出一個結論,對全國6000多萬的留守兒童來說,體育不僅是強身健體的課程,還是一個育人的手段。兒童在體育中既可以變得開朗,又能學會規(guī)矩,懂得團隊作戰(zhàn)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有人會成為比賽冠軍,但在塔尖底下還有更廣闊的成員,他們的經(jīng)歷一樣值得關注”。
現(xiàn)場,這些小成員們也專程從四川來到了北京,與大家分享了兩場重頭戲的幕后趣事。影片中有一場淋雨戲,攝制組準備了4臺消防車落雨,而孩子們談起這些時,卻沒有抱怨,只說:“現(xiàn)場有很多叔叔阿姨給我們準備了姜湯和巧克力,很溫暖”。還有一場吃米線的戲,工作人員怕孩子們吃不飽,每一碗都盛的滿滿當當,拍到一半孩子們就撐到不行。可見,這些從當?shù)靥暨x的小演員都很懂得知足和感恩。
影片導演是拍過《小兵張嘎》、《破冰》的徐耿,對于勵志題材的電影,他并不陌生。此次選擇拍攝足球運動,也是希望通過足球精神來引導人們,用堅強和毅力去克服困難,修復受傷心靈?!镀崎T》的門,不僅是足球之門,同時也是留守兒童的夢想之門和心靈之門。
該片制片人劉乃藝補充道,《破門》作為一部兒童電影,關注度可能沒有商業(yè)片那么高。但自己仍然冒險堅持做了兩部兒童電影,只是希望讓更多觀眾看到兒童電影的價值,讓《破門》能成為自己打造的首部能盈利的兒童電影。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版權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友情鏈接 | CCTV6廣告招商
電影頻道節(jié)目中心官方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