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燕

近日江一燕為某雜志拍攝了一組青春亮麗的圖片,活力四射而又楚楚動人。今年江一燕可謂是片約代言不斷,頻走高端路線。而身為才情美女的她也不忘將文藝進行到底,用自己的言語和畫面去定格那關(guān)于青春的淡淡快樂和憂傷。
“我們注定要失去我們愛的東西,不然,我們怎么會知道他對我們那么重要。”邁克爾·杰克遜去世的時候,江一燕在博客上寫下電影《返老還童》的臺詞。她就像從愛情小說中走出來的典型女主角:在煙雨蒙蒙的紹興長大,在舞蹈學院度過少女時代,曾經(jīng)喜歡看三毛的小說,會在非洲草原上去拍攝一匹斑馬和一只小鳥的廝守一刻,會每年一次徒步走進廣西沒水沒電的山村去看望那兒的孩子,會用最簡單的吉他和弦表達自己眼中的世事變幻……
愛在文字里宣泄情感的人,骨子里都有種孤獨感。江一燕的文字和她的生活給人一種“很用力”的感覺,她在用自己的生命和這個世界做情感的溝通。“我們應該由心地去愛每一個人,每一件物。其實,宇宙萬物都有感應。當你每天都心生愛,宇宙感受到,萬物感受到……親愛的,你會很安全。”她其實是一個感情很熾烈的人,但這種熾烈,被與生俱來的孤獨感冷冷地深藏起來。
“在很多小朋友還不懂的時候,我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是很孤獨的。可能和我家庭環(huán)境有關(guān),沒有兄弟姐妹,父母因為工作原因經(jīng)常不在家。”江一燕對于童年的大部分印象是父母出去工作,自己一個人被鎖在家里。自己看著窗外沒完沒了的細雨,她開始試著和自己對話:“我可以自己在家里表演好幾個角色,自己和自己聊天,也可能從那個時候開始有了表演的天分吧……分裂成好幾個人物,在家里玩就能玩上很久。”
越在人群中,越能感受到自己的孤獨。燈火迷離的娛樂圈并沒改變她的性格,倒是另一件事,讓江一燕覺得,自己冰封的孤獨在慢慢融化。
有一次到廣西巴馬地區(qū)的拍攝經(jīng)歷讓她和這個沒水沒電的小山村結(jié)下了緣分。“那時候我們每天都要爬山進去這個村落,劇組為這個村子捐助了一所學校,房子改起來了,卻沒有老師愿意去那里上課,因為太苦了,沒有水電,沒有老師受得了,孩子們依然要爬山出去上學。”巴馬的善良與苦難在小江心中種下了種子,讓她無法割舍這個山村的一切。之后的每一年,她都自己進山一次,幫孩子們修修房子,給他們帶點學習生活用品。
“這個地方在改變我,我覺得自己的孤獨現(xiàn)在變得很渺小,已經(jīng)不值一提,那些孩子和老人在改變我對工作和生活的認知。曾經(jīng)我是很糾結(jié)的一個人,在如此真實的世界中,我覺得那些糾結(jié)都不再是問題。那些孩子,他們也都有夢想,但那么難以實現(xiàn)。我現(xiàn)在的條件讓我很容易實現(xiàn)自己的夢,曾經(jīng)我不覺得這有多么重要,但現(xiàn)在我明白了要珍惜實現(xiàn)夢想的權(quán)力。”
【電影網(wǎng)】zzhjsm.cn 獨家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