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張
電影網訊 3月28日上午,第四屆中國電影發(fā)展論壇——數字技術與剪輯創(chuàng)新暨Avid助力剪輯騰飛活動在北京隆重舉行。剪輯學會原會長楊幸媛、現任會長
周新霞、副會長劉淼淼以及各知名剪輯師均出席本論壇活動。論壇開始時,未能蒞臨出席的中國電影家協會常務副主席
康健民也通過主持人為此次盛會獻上賀詞。
剪輯是整個電影制作中十分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剪輯師手持一把“神剪”將紛紜的電影素材結合與重組,形成獨具視聽魅力的影像,而世界電影的發(fā)展也正是在剪輯事業(yè)的推動中不斷興盛壯大。中國剪輯學會成立于上世紀8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個年頭,當前中國的剪輯事業(yè)正面臨著新的創(chuàng)新與挑戰(zhàn),這也正是召開本論壇所討論的核心問題。
現任會長周新霞在發(fā)言中坦明了這幾年中國剪輯學會發(fā)展時所面臨的困難,也提到了她心中多年的塊壘——在中國最權威的電影獎項金雞獎以及其他大的獎項里面均未設置剪輯獎。這是對中國剪輯事業(yè)的嚴重忽視以及對剪輯師良苦用心的弱視。而對于剪輯工作本身是如何操作的,許多人也并不知詳情,甚至覺得剪輯僅僅是臺詞與鏡頭的相互拼湊。正如周新霞會長所談到的:“一部電影不夠好,人們往往認為是剪的不夠好。”這種情況也是許多人對剪輯工作的不熟與誤解所導致的。多方面的因素制約了中國剪輯事業(yè)的發(fā)展,但周會長也表明了希望,認為剪輯是今后在中國必將重視的行業(yè)之一。
隨后,副會長劉淼淼在實戰(zhàn)演講中談到了剪輯工作的特性,他認為剪輯師需要“強迫癥”,也十分反對一部電影里如果沒有剪輯師的風格,一味跟著導演的要求走,那這部電影對于剪輯來說就是失敗的。另外,在談到中國電影為何“不會講故事”這一問題上,他提到了最近正在上映的電影
《白日焰火》,劉副會長從剪輯的角度認為電影開頭的段落與整個故事內容結構上并不合拍,他說:“根本不是那樣一個結構而刻意剪成那樣,我覺得這就是矯情。”劉淼淼還舉例美國電影
《內布拉斯加》,他質疑道:“這部電影主題鮮明、情節(jié)單一但情感飽滿的電影為何中國拍不出來?中國電影在講故事的能力上還是不夠,還需要下足功夫,同時會講故事、能懂劇本也是剪輯師所應該具備的素質之一。”
在下午的論壇活動當中,剛剛上任的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
李雪健老師也蒞臨現場發(fā)表演講,他同樣對中國剪輯事業(yè)的現狀與未來表明了自身的堪憂,也提出了希望。隨后《新警察故事2013》的導演及剪輯師
丁晟從剪輯修正導演思路的角度談了自己的心得體會。丁晟導演所拍的幾部作品均是他自編自導獨立剪輯,對于剪片子他說:“在導演與編劇的過程中都不能完全感受到一部電影的氣質,觀眾想看什么、喜歡看什么,這只有剪輯的時候才能體會到。”
另外,Avid公司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辦方之一也談到了當今剪輯技術的日新月異,許多高科技、大動作通過一系列科技前沿的軟件,在電影前期過程中就可以進行剪輯活動。中國動畫研究院的研究員鄭振文在論壇上向大家介紹了Previz這個在好萊塢大片中經常會用到的前期剪輯效果。Previz是指在電影制作之前就做出一個粗糙的3D動畫來看到電影的效果,對于高成本制作的電影,有了Previz便可大大節(jié)省經費成本與時間。當前中國已經有電影運用了這項技術但還未成氣候,在未來這樣的高科技手段或許能成為剪輯師手中的一個新利器。
中國的剪輯事業(yè)依然困難重重,但中國剪輯學會召開這樣的論壇活動也正是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與業(yè)務水平的提高獲得大家更多的認可,讓更多的人關注到這個行業(yè),把中國的剪輯事業(yè)往更前、更高的方向推進。
北京離線視訊做為AVID中國區(qū)的行業(yè)經銷商,同時做為本次活動的承辦方,他們將后期整理并完善本次論壇的所有音視頻及圖文材料,如需索取,請聯系北京離線視訊科技有限公司,郵箱gavinhou@offlinevideo.com 微信號碼:18611616186 聯系人:侯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