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2020年就要過去了。
但是,很多我們非常期待的2020年的電影,卻還一直沒有看到。
比如,很多人都非常期待的,也是我今年最期待的一部電影。
可能,也要下個月才能看得到。
那就是,大衛(wèi)·芬奇的第十一部故事片《曼克》。
在影迷心中,大衛(wèi)·芬奇絕對是標桿型導演,是品質的保證。
無論是當年的《搏擊俱樂部》《七宗罪》,還是近些年的《消失的愛人》《龍紋身的女孩 》《本杰明·巴頓奇事》《十二宮》《社交網(wǎng)絡》等等,都是豆瓣的高分佳作,也是影迷們反復拿來看的經(jīng)典。
哪怕在電視劇領域,他同樣領銜導演了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驚悚犯罪劇集《心靈獵人》,制片兼監(jiān)制了現(xiàn)象級科幻動畫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以及制片了Netflix當年開門巨作、引領電視劇原創(chuàng)時代、如今堪稱政治劇里程碑的《紙牌屋》。
而對于大衛(wèi)·芬奇的粉絲來說,這次的電影《曼克》,則更有意義,它標志著大衛(wèi)·芬奇又回到了電影領域。
而如今,這部影片已經(jīng)確定12月4日登陸Netflix,大家下個月就可以看到了。在此之前呢,其實北美很多媒體都已經(jīng)看過這部影片了,也給出了他們的評價。
如今,爛番茄54個媒體打分,91%的媒體新鮮度,8.10分。
這樣的評分,也可以讓我們對這部影片更加放心,也進一步提升期待。因為,起碼從媒體的角度,大衛(wèi)·芬奇的片子還是保持了一貫的水準,不但沒砸,而且,好評如潮。
回想《社交網(wǎng)絡》(The Social Network)獲得最佳導演獎提名的日子,已經(jīng)是十年以前。
所以這一次,諸多粉絲都萬分期待,他可以憑借《曼克》,沖向奧斯卡,一舉摘冠,彌補十年之前的遺憾。
The Wrap 的主編Steve Pond也專門針對影片的奧斯卡前景做出了自己的預估:
“我只想說,對于任何對好萊塢歷史感興趣的人來說,盡管《曼克》有一定挑戰(zhàn)性,但情節(jié)緊湊、令人愉悅、更令人興奮。
我相信《曼克》一定會成為奧斯卡重量級人物。在這一點上,我甚至認為這部電影在許多獎項上都是潛在的領跑者,包括電影攝影、電影剪輯、藝術指導、原創(chuàng)音樂,甚至可能是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p>
而Deadline的Pete Hammond也為本片的奧斯卡前景一通吹噓:
“預計將獲得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導演提名。
加里·奧爾德曼會入圍最佳男主角,阿曼達·塞弗里德會入圍最佳女配角。
另外,埃里克?梅瑟施密特令人驚嘆的黑白電影技術、唐納德?格雷厄姆?伯克細膩的藝術指導、特里什?薩默維爾甜美的服裝設計,柯克·巴克斯特緊湊的電影剪輯,特倫特·雷茲諾和阿提庫斯·羅斯唯美的配樂,也將紛紛在各自的類別中獲得提名,加上化妝、聲音和視覺效果的出色表現(xiàn),
這一波大滿貫不是什么天方夜譚!”
到底,《曼克》“好”在哪里?
且讓我們隔著屏幕,借著一眾已經(jīng)看過片的外媒的口風,盤一盤《曼克》的奧斯卡基因吧。
《曼克》的劇本由大衛(wèi)·芬奇的父親杰克·芬奇生前所寫,以好萊塢傳奇編劇、奧斯卡獎得主、經(jīng)典電影《公民凱恩》第一編劇赫爾曼·j·曼凱維奇為主角,重現(xiàn)制作這部電影時的混亂過程。
沒錯,這是一部關于電影的電影,而且背景就是影史經(jīng)典《公民凱恩》。
這部由大導演奧森·威爾斯拍攝,講述美國報業(yè)大王一生的電影,也被公認是影史最偉大的電影之一。
而在當時嗜酒如命的曼凱維奇與時間賽跑,一面面對自己內心中的陰影,一面撰寫《公民凱恩》劇本。
表面上,《曼克》以曼凱維奇為主線,聚焦在經(jīng)典電影《公民凱恩》的幕后創(chuàng)作上,可實際卻通過曼凱維奇完成《公民凱恩》的過程,帶大家重新回到1930、40年代的好萊塢電影產(chǎn)業(yè)生態(tài)圈。
有點迷影感了,有沒有?
所以,很多媒體也在評論本片時,嘗試提及影片與影史的關系。
比如,美聯(lián)社寫道:
“它只是在講述一個隱藏在我們眾多電影記憶背后的男人的故事,并在這個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故事。毫無疑問,它是今年最好的電影之一?!?/p>
而《娛樂周刊》也有類似表述,
“這個故事與其說是對一部杰作的司法性解釋,不如說是對舊好萊塢的一段苦樂參半的頌歌:一部分是情書,一部分是警示故事,還有一部分仍然是個謎?!?/p>
這是見證,也是審視,卻更是哲思。
其實,大衛(wèi)·芬奇一直對這部《曼克》非常有執(zhí)念,因為,這部電影的劇本來自他的父親杰克·芬奇。
而早在1992年執(zhí)導《異形3》之前,大衛(wèi)·芬奇就一直致力于這部電影的開發(fā)和拍攝??僧敃r對這個項目,有很多質疑的項目,讓影片一直拖到了現(xiàn)在。
所以,就像Film School Rejects寫的那樣,“大衛(wèi)·芬奇的最新一封情書是寫給赫爾曼·曼凱維奇的,也是寫給他的父親,電影的編劇杰克·芬奇的?!?/p>
看到這樣的描述,不禁讓人對影片多了一分期待,以及多了一些感動。
當然,除了致敬他的父親,這部關于電影的電影,也少不了對電影本身的致敬?!堵恕酚捌瑢Π棕S富而密集,更像是一門高級別的電影史課程,想要全然理解其中深度和廣度,或許還得需要一些學習指導的小冊子輔助理解才能吃透。
就好像Below the Line說的那樣:
“這是一部好看且發(fā)人深省的電影,為了吸收好萊塢這個特殊時代的所有基礎背景和隨意的參考資料,需要反復觀看?!?/p>
Discussing Film一句話定調,
“《曼克》是對好萊塢黃金時代的一次無盡奢華的探索?!?/p>
但也正因為其背負著的歷史性與文化性,《曼克》很有可能成為自西德尼·霍華德1939年憑借《亂世佳人》獲得最佳編劇獎以來,第一個作者去世后獲獎的劇本。
很多看完此片的影片人表示,《曼克》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佳作。
New York Magazine/Vulture說,
“《曼克》會讓你感到驚訝,就像一個聚會上的醉漢,開始喋喋不休,然后傷感,然后設法說出一些極其脆弱的話?!?/p>
老影迷們一定會基于好萊塢經(jīng)典的喜好而愛上《曼克》,欣賞它華麗的布景、細致的服裝和夯實的電影結構。
RogerEbert.com這樣形容《曼克》,
“大衛(wèi)·芬奇精心打造的這部娛樂作品既挑釁、尖銳,又不失娛樂性,而且在某些方面,尤其是接近結尾的時候,還有點讓人惱火?!?/p>
而對于它的奧斯卡進階之路,想來可能會如同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和喬治·米勒的《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這兩部在前幾屆奧斯卡斬獲多項小金人的電影也以氣勢恢宏,畫面精湛著稱。
如此,電影攝影師埃里克·梅瑟施米特(Erik Messerschmidt)的首部故事片處女作可能會創(chuàng)造歷史,成為第一個憑借首部影片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的人。只是,如果在杜比劇院播放,《曼克》或許可能會遇到一些客觀原因的挑戰(zhàn)。
indieWire給出了頭部評價,“盡管每一幀都有技巧,但《曼克》是以主人公視角的現(xiàn)實主義為基礎的,而奧德曼在每一個場景中都充滿了霸氣,他看起來就像是要沖進鏡頭。”
TheWrap形容《曼克》,
“令人難忘的表演,引人注目的電影攝影,以及對娛樂、媒體和政治之間關系的一次挑釁性的審視。。。對于電影愛好者來說,這已經(jīng)足夠讓他們有必要去看電影了。”
《曼克》精致的細節(jié)和巧妙的構思還使其在其他領域中成為明顯的領跑者。而且,不得不說,大衛(wèi)·芬奇是帶團隊,托舉他人得獎的一把好手。
彼時,制作設計師唐納德·格雷厄姆·伯特(Donald Graham Burt)憑借《本杰明·巴頓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與大衛(wèi)·芬奇一起獲得了他的第一個奧斯卡獎——最佳藝術指導獎。這次,他在《曼克》中創(chuàng)造了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好萊塢的再現(xiàn),讓多數(shù)人驚嘆不已。
在音樂方面,Trent Reznor和Atticus Ross這對組合曾在2010年憑借《社交網(wǎng)絡》獲得奧斯卡獎,但在之后的《消失的愛人》(Gone Girl)和《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intoist)中卻遺憾地失之交臂。
這對組合的作曲風格由于辨識度不高,反而會導致對皮克斯的新作《心靈奇旅》構成威脅。如果這次跟著《曼克》拿了獎,那么他們將會成為繼亞歷山德拉·德斯普拉特(Alexandre Desplat)(曾以《水形物語》贏得奧斯卡)之后首次獲得雙提名的作曲家。
但很多時候,普通大眾看一部片子,只會認得演員,也只會記得演員。
赫爾曼·j·曼凱維奇(Herman J. Mankiewicz)的飾演者加里·奧德曼(Gary Oldman)曾憑借《至暗時刻》(Darkest Hour)獲得了2018年奧斯卡獎。對于他這種身份的演員,飾演一個尖刻的社會評論家兼嗜酒如命的編劇可以說毫不費力。所有看過的人大多都對他的演技表示肯定。
Empire給出了100分,表示
“曼克以令人驚嘆的黑白鏡頭拍攝了好萊塢大片的灰色。在加里·奧德曼精湛的表演基礎上,這部影片充滿智慧,情節(jié)復雜,時而驚險,時而艱難,這是芬奇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反而,大家被阿曼達·塞弗里德(Amanda Seyfried)所驚艷。此前,她一直被低估,甚至被埋沒。而在這次的《曼克》里,她有可能因飾演的經(jīng)典女演員馬里昂·戴維斯而獲得她的第一個奧斯卡提名。
Observer寫出了這樣一句話,
“阿曼達·塞弗里德給戴維斯注入了歡樂、智慧和鋼鐵般的同情心,幫助這位銀幕明星擺脫了在《公民凱恩》中受到的種種指責?!?/p>
總而言之,《曼克》很有可能成為演員們的最愛,也很有可能成為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演員陣容的頭牌。
但這一切最終會落到哪里呢?
從目前解禁后的首波評價來看,影評人和推特大V都對《曼克》表達了喜愛。
Guardian直抒胸臆,
“這是一部多么令人上癮的浪漫劇啊,它把多愁善感和純粹的狂喜混合在一起?!?/p>
可在Netflix的民間用戶群體里,很多人會覺得《曼克》的故事太過遙遠,而感到枯燥或者無感。
但這種歷史性題材的高門檻,文化溯源所堆砌的厚重感,也并沒有影響2018年的《羅馬》獲得十項奧斯卡提名。
Daily Dead就對這種年代感表達了對《曼克》的贊頌,
“你可以說這是弗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埃德蒙·高爾丁(Edmund Goulding)或威廉·懷勒(William Wyler)從未完成的杰作……它準確地捕捉了一個特定的電影制作時代,看起來和聽起來就像一部由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的導演執(zhí)導的電影。”
至于大衛(wèi)·芬奇本人,這個很多人最為看好、甚至已經(jīng)蠢蠢欲動開始提前押注的最佳導演獎,想來也將會是一番技高人膽大的較量。
目前,前有趙婷的《無依之地》,后有亞倫·索金執(zhí)導的《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可謂雙面夾擊。但,《曼克》卻是最特別的存在。
Vanity Fair就給出了一種答案,
“《曼克》挖掘了一種情感的脈絡,這種情感遠不止是對家人的敬意,也是一種內心的政治吶喊,既鼓舞人心又令人沮喪。在制作一部關于另一部電影制作的電影時,芬奇有許多虛擬層面要處理,他以標志性的精準和出人意料的優(yōu)雅,處理得恰到好處。”
而在最佳影片的搶奪上,除卻這三部之外,還有亞馬遜工作室捧在手心的《邁阿密的一夜》虎視眈眈。但對于小部分將四部影片都看完的影評人們來說,《曼克》還是以綜合能力穩(wěn)居C位。
反正,這廝長達一年的馬拉松長跑在《曼克》公之于眾的當下,已然變成了100米沖刺。只是,到底這位《曼克》選手的資質如何,我們得等到12月4日Netflix放出全片,才能一睹真容。
而在不算遙遠的結果塵埃落定之前,請允許我不負責任的盲猜這樣一個場景:《曼克》以兩位數(shù)提名領跑,獲得所有技術方面的提名,甚至包括最佳視覺效果獎和最佳化妝與發(fā)型設計獎。
至于最終奪得奧斯卡的答案是什么,我們明年看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