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金剛
到電影院看《金剛》的兩個原因,一是無法抗拒彼德杰克遜這個名字的號召力,二是我一直堅持著看大片一定要進影院原則。條件所限,政協(xié)禮堂的放映設備較為一般,遠不如華星等商業(yè)影院,不過其效果也足以令所有家庭影院和小放映廳為之汗顏。而我的位置也非常理想,第九排正中,接近理論上的最佳視聽坐標。
影片剛開始的鋪墊略顯冗長和平淡,值得贊嘆的是彼得杰克遜用一種偏暖的色調(diào)和極具懷舊色彩的配樂準確地還原了19世紀30年代的紐約百老匯大街。開場近一個小時之后,茫茫的夜色之中,我們的主角才姍姍來遲,他的每一次吼叫都剛猛無匹而又極富穿透力,加上白森森的牙齒,令人不寒而栗。政協(xié)禮堂配備的JBL音箱表現(xiàn)相當出色,雄厚而不渾濁、爆發(fā)力強而不乏下潛深度,更難得的是收發(fā)自如。如果對劇情沒有任何了解,似乎就要等那位英俊而柔弱的劇作家來拯救女主角了,力量懸殊之大,讓人不禁對這對戀人的命運之多舛而感慨,不過事實上,金剛才是本片真正的主角,他已經(jīng)登上了舞臺,但是表演時刻卻還在后面。
《金剛》的第一次高潮出現(xiàn)在營救女主角安妮的隊伍與一群恐龍的狹路相逢,在擁擠的山谷中,營救隊隊員們在十多頭雷龍四肢的逢隙中倉促逃生,后面還有敏捷嗜血的迅猛龍在追擊。如此混亂的場面中,雷龍沉重的腳步聲;巨大的身驅(qū)和山谷兩旁石頭的磨擦聲;人們驚慌失措的對話;迅猛龍輕靈的腳步和低沉的嘶吼;以及機槍掃射的聲都清清楚楚,緊迫感十足,場面格外壯觀。
最精彩的戲分還是要留給主角的,金剛與暴龍之戰(zhàn)正是此片的經(jīng)典部分。金剛與三頭暴龍的激斗儼然就是一場武林高手之間的對決,金剛招式大開大闔,暴龍則是一招吃遍天下,雖是以一敵三,金剛?cè)匀淮笳忌巷L,很快掰斷了一頭暴龍的頜骨,以一敵三變成了以一敵二。每次千鈞一發(fā)之際,金剛都且用甩寬厚的手掌救起安妮。殊死博斗似乎總是離不開懸崖邊緣,金剛把暴龍都送入了深不見底的峽谷,下肢卻被暴龍咬住,連同女主角安妮一起摔下了懸崖!當然,在影片只播放在一半的時候,主角是不會輕易死去的,山谷間百繞千纏的藤蔓救了他們,兩頭暴龍也幾乎毫發(fā)無傷,戰(zhàn)斗仍未結(jié)束。安妮和金剛失散了,其中一頭暴龍數(shù)次借助藤蔓的彈性向安妮發(fā)起進攻,雖然明知它咬不到安妮,但它鋒利的牙齒的碰撞聲回蕩在影院內(nèi),令人毛骨悚然。金剛為了救安妮,難免心有旁羈,被另一頭暴龍數(shù)次撕咬肩膀。這一段節(jié)奏之快,令人目不暇接,我不敢眨眼,生怕會錯失很多精彩,彼德杰克遜為這出重頭戲配上了急促的音樂,音效也十分出色,在和最后一頭暴龍的單挑,上演了以硬碰硬,金剛再次使用殺手锏將暴龍的頜骨掰斷,骨頭斷裂一瞬間那清脆的“咔嚓”聲真是酣暢淋漓。
影片的第三章節(jié)是金剛被綁架回到了紐約,在百老匯大街上,金剛仿佛催枯拉朽般地破壞了一輛又一輛的汽車,直到他找到了女主角。為了躲避軍隊的攻擊,金剛帶著安妮爬上了帝國大廈。天亮了,美國的空軍對金剛發(fā)起了進攻,場面非常悲壯。金剛矗立于帝國大廈之顛,催毀了三架古老的戰(zhàn)斗機,但最終還是從帝國大廈上墜落。這一段最生動的莫過于良好的聲音定位感,戰(zhàn)斗機從遠而近、忽然拉升都體現(xiàn)得很好,音量和聲道的銜接非常自然,即使是閉上眼睛都可以清楚地感覺到每一架飛機的具體位置,金剛孤注一擲地起跳抓住一架飛機的鏡頭也極為扣人心弦。
投資超過兩億美元的《金剛》放映結(jié)束了,它也許也法成為經(jīng)典,但是絕對值得一看。近年來,隨著CG技術(shù)的突飛猛進,好萊塢奇觀影片層出不窮,這部影片建立在眾多災難片的基礎上,某些場景難免出現(xiàn)重復,有人認為,《金剛》只是《指環(huán)王》、《侏羅紀公園》、《泰坦尼克號》、《綠巨人》、《怪物史萊克》的混合版,但實際上還是取得了不少突破,這主要得益于彼德杰克遜過硬的制作班底,影片成功地塑造了金剛的形象,他身經(jīng)百戰(zhàn)而留下的傷痕,力拔山河般的力量,動如脫兔般的速度,每一次跳躍、每一聲怒吼,每一個眼神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金剛最后傷感地望著女主角安妮那一刻,觸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的心弦。片中大量使用的特效并沒有給人帶來審美疲勞的感覺,因為特效實在過于真實,稱其為天衣無縫毫不過分。在表現(xiàn)金剛巨大的體積時沒有任何的拼接感,就連骷髏島上的森林、恐龍、巨大的昆蟲和水生動物都看不出破綻,即便是在電影院分辨率如此高的屏幕上,尤其是暴龍,鱗甲質(zhì)感十足,紋理細膩,光線反射效果真實,動作自然流暢??梢哉f是我在影幕上見到的最栩栩如生的恐龍了。對待音頻的處理,《金剛》也是一絲不茍,充滿了真實感和量感,加上準確的立體聲定位技術(shù),極大地增強了整部影片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政協(xié)禮堂的放映設備雖然離頂級還有不小的距離,但是也有很好的“脫箱”效果,精彩之處常常令我有身臨其境的錯覺。走出影院之后,我的心情仍久久無法平靜,除了對人與自然的矛盾的反思,腦海中還有三個小時強烈的視聽轟炸留下的余震。這部影片給了我不枉此行的滿足感。
(轉(zhuǎn)自中國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