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觀看獨家視頻】
《80后》試映“大影節(jié)” 陳楚生獻唱追憶青春
電影網訊(圖/楊雅如 文/第五鐵峰)5月5日晚,電影《80'后》在北京大學舉行了全國高校巡展活動的首場放映,該片導演李芳芳與劉冬、黃明和陶帥等主演,以及影片插曲演唱者陳楚生一起出席了活動,在接受采訪的過程中,陳楚生自爆自己在愛情中屬于比較被動的一方,電影中杜子豪這個角色比較像他本人。
李芳芳:《十七歲不哭》中的簡寧是對愛情的想象
《80'后》這部電影的原名一直叫《天長地久》,一直到去年參加東京電影節(jié)的時候依然是在使用這個名字,但是卻在國內上映前突然改成了這個名字,讓很多人都有些摸不著頭腦,導演李芳芳給出的解釋是,除了影片與劉德華曾經的一部電影重名外,最重要的是接受了朋友和同事的建議,但是她本人對于改名依然持保留態(tài)度,“影片之前做過小范圍的幾場觀摩,沒想到最后我同事和朋友在網上發(fā)現了很多網友對于這部電影的討論都其中在80后這個點上,這是我之前沒想到的,因為在創(chuàng)作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完全沒有這個想法,但是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觀眾對于電影的解讀永遠是自由和雀躍的,并建議我改成現在的名字。”
同樣作為80后,導演李芳芳其實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是“知名作家”了,她還在中學時創(chuàng)作的小說,后來被改編拍攝成的電視劇《17歲不哭》,在很多80后中留下了深刻的青春記憶。此次執(zhí)導大銀幕作品,李芳芳用另類的角度和思考關注年輕人的內心,影片中主人公之間的多角戀情讓人動容,被問到電影中主人公的愛情觀有無自己的影子,李芳芳表示并沒有她個人的感受和經驗的注入,“其實《17歲不哭》里的簡寧,是我少年時對于愛情的想象,但是這部影片不同了,我已經是個成熟的編劇和導演,我受過專業(yè)的訓練,知道如何將角色的塑造和故事的講述更加動人,而不需要單純的個人經驗的表達。
陳楚生:在愛情中我總是扮演被動的角色
電影放映結束后,陳楚生還首度傾情演繹了電影歌曲《天長地久》,這首歌的粵語版來自張國榮1986年獲得香港十大金曲獎的《有誰共鳴》,他的演唱打動了現場的很多觀眾。同樣被問到電影中間有沒有和他比較接近的角色時,陳楚生選擇了杜子豪,“我和他比較像,是那種會在一邊默默地付出自己的愛的那種人,在一段愛情當中,我總是扮演被動的角色。”
李芳芳導演表示,張國榮的《有誰共鳴》曾經在她于異國求學的日子里給她很多感動,幾經周折,她終于從創(chuàng)作者谷村新司那里獲得了這首歌的國語版權。而陳楚生則是這首歌的“不二人選”。李芳芳導演說“新改編的版本是一首溫暖而有主見的歌曲,楚生把它演繹得動人心弦。”
下一頁更多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