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華誼兄弟發(fā)行,唐山廣電、中影集團、華誼兄弟等公司聯(lián)合出品的
馮小剛導演新作《唐山大地震》特別發(fā)布了一款名為“1976”的紀念版海報,用來銘記發(fā)生在34年前的那場曠世災難,也以此紀念唐山人民不屈的靈魂。如今再度憶起這部電影的拍攝,影片耗資最大的部分也被眾主創(chuàng)首次揭開,并曝出幕后拍攝地震場面所經(jīng)歷的“重拍事件”,足見創(chuàng)作團隊為真實再現(xiàn)災難場景的良苦用心和創(chuàng)作誠意。同時,作為華誼兄弟迄今為止單片投資最高的電影,它的亮點不僅在特效投資和制作上,更勝在以情動人的故事核心,為此,來自十家媒體的主編為這部影片送上了寄語,誠懇又情真意切,再次證明了中國人對于“親情”這個永恒主題的不斷思考與堅持。
不計成本打造地震場面 眾主創(chuàng)憶重拍經(jīng)歷
《唐山大地震》作為一個非傳統(tǒng)意義的災難片,“如何真實表現(xiàn)那場毀滅一座城市和幾十萬人生活的災難”依然是整個創(chuàng)作團隊必須直面的難題,實際情況也是困難重重,幾經(jīng)跌宕。“最艱難是對整個地震氛圍的營造,這個效果的營造對技術要求很高。我們的電影工業(yè)還是比較薄弱的,所以要有很多的外援,要請韓國的、英國的、南非的等等,大家一塊兒來做這個事。” 導演
馮小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關于馮導提到的“地震氛圍”,監(jiān)制
陳國富也曾表示,“如何在技術層面真實反映地震實況,這個挑戰(zhàn)遠超出華語片技術水平。過去我們拍地震只是抖鏡頭,演員在想象中跟著動,鏡頭跟演員的震動無法同步,然后通過很多短暫的鏡頭連接在一起,眼尖的觀眾能察覺不是整個場景在晃動,是虛擬的。如果要達到真實的效果,要把景搭在整塊能震動的裝置上。另外,景還要分成震前跟震後,震垮的景不能單純用爆炸完成,必須符合災區(qū)的情況。電影中這短短幾分鐘的戲全是突破。”
在談到拍攝地震場面的投資時,華誼兄弟總裁
王中磊首次回憶起了這次的重拍經(jīng)歷:“一開始我們運用了比較傳統(tǒng)的方法來拍攝,比如天崩地裂,房屋倒塌和震顫等場面,用傳統(tǒng)拍攝方法會限制導演的畫面感,因為這種方法通常不會有大場面的感覺,尤其是沒有一個連續(xù)感。首先觀眾看到的是很小的景別,其次鏡頭是不連貫的,這個肯定會嚴重影響視覺沖擊力。所以我們最終經(jīng)過權衡決定更換另一種拍攝方法。劇組動用了目前最為先進的拍攝設備,讓景別的大小和鏡頭的連續(xù)性都達到相當高的標準,但這部分的重拍也把我們的拍攝期拖長了一個多月。”
據(jù)悉,
王中磊先生所提到的“最先進的拍攝設備”學名是自英國的Motion Control攝影機(簡稱mcc),這種昂貴設備以前只在拍廣告時使用,它的原理是把機器放置完畢,把整個長鏡頭設計好,以后這個機器則可以不動,一層一層拍,每次完成一個鏡頭為六層。因為機器不動,人在那一遍遍拍,從現(xiàn)場看完全是人為機器服務。據(jù)制片人胡曉峰透露:“這臺設備一天至少人民幣五萬,因為需要提前試驗和安裝,從英國來的技術人員、操作人員,加上他們的差旅和指導費,就可想而知這個鏡頭是多少錢了。” 馮小剛導演透露,“因為mcc能保證每一次鏡頭運動的速度、角度和上一次的軌跡完全一模一樣,所以《唐山大地震》中有一些高難度的特效鏡頭,需要6次拍攝才能把鏡頭合成在一起做出效果,都是依靠mcc完成。”
大制作非唯一賣點 “以情動人”是核心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雖然是大額投資的成果,也是第一部國產(chǎn)IMAX電影,并在特效制作方面克服了巨大的困難和挑戰(zhàn),但真正打動人的是這部電影中流淌的濃濃的中國式親情。
電影總制片人王中磊表示,“《唐山大地震》是華誼兄弟單片投資最高的一部電影,在制作部分的絕對投資上也應該是華語電影最高的之一,我們片中的演員沒有大明星沒有高片酬,預算幾乎都花在了制作上;同時影片是對電影類型的一種新的探索,我們覺得這部電影可以感動所有的中國觀眾,尤其在看到成片之后我們覺得它比預期的更加觸動人心。”
影片總監(jiān)制
陳國富表示:“討論《唐山大地震》的時候,如果關注點只在Imax或特效方面,會偏離了影片真正的力量,這部電影的核心還是情感的力量,家庭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同時,一部成功的讓人印象深刻的商業(yè)電影更多是兼具時代性和現(xiàn)代性的,而電影雖然講述的70年代開始的故事,但放在中國的當下則被賦予了更多的現(xiàn)代意義,他還提到:“《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其實不是關于地震的,他是關于我們要怎樣重新確立對家人和家庭的愛。這個提法在現(xiàn)在特別有價值,在中國走過一世紀的苦難后特別有意義,比強調(diào)人均收入提高還有意義?!短粕酱蟮卣稹凡恍枰魏魏萌R塢的大片作比較,它就是一部完全屬于中國人自己的電影。”
十大媒體主編深情寄語“中國人自己的電影”
電影網(wǎng)觀點:馮小剛最近幾年總是想走出他稱霸一方的喜劇領域,拓寬其市場,雖然《夜宴》口碑慘敗,《集結號》卻使其名利雙收,而從《集結號》的催淚程度上看,馮小剛還是有這個本事“叫人哭”的。《唐山大地震》無疑是馮小剛的又一記重磅炸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