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主創(chuàng)合影
《挪威的森林》:不如原著
越南裔導演陳英雄這幾年順風順水,幾乎已經(jīng)成為了越南文化和越南電影的代表,而且由于他拍攝的電影細膩、自然又不失情感的激蕩之處,所以他也逐漸成為了亞洲電影界的一面清新婉約的旗幟。這次由他執(zhí)導改編自村上春樹同名小說的影片《挪威的森林》倍受亞洲影迷、讀者的關注。而他本人也在《三輪車夫》拿下金獅的15年后,再次劍指金獅獎。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樹創(chuàng)作于1987年的愛情小說,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說中充滿了各種細膩的心理描寫,尤其是對主人“我”在深陷于兩個女人的情感糾葛中的種種心理狀態(tài)的描寫尤其精彩。小說中的愛情故事發(fā)生在60年代,“我”和直子戀愛,后來直子突然失蹤,杳無音信。與此同時,同一個學校的學妹綠子闖入了“我”的生活,兩人也開始了交往。后來“我”才知道直子是進入了精神療養(yǎng)院。直子和綠子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女生,“我”在對愛情和戀人的選擇中也搖擺不定。
在影片結束后的記者會上,陳英雄說自己很幸運地能被村上春樹選中,作為影片的導演,而村上春樹也很看重他們的這次合作。當陳英雄創(chuàng)作完劇本之后,村上春樹細讀了一遍,并在劇本上做了密密麻麻的注釋,并且將劇本從頭到尾修改了一遍,并且告訴陳英雄,他可以按照這個劇本拍攝一部自己心中的電影了。從此之后,村上春樹便在沒有過問電影的拍攝。
《挪威的森林》的原著以大段唯美、到位而且頗具寫作技巧的心理描繪取勝,而且還有很多關于性事的描寫。在小說中,這些文字顯得極有沖擊力和誘惑感,但是在電影中,陳英雄將這些描寫轉(zhuǎn)化成了一種詩意而且隨性鏡頭。而且諸多媒體表示,雖然這是一部日本電影,但是影片中并未表現(xiàn)出日本應有的風土人情和社會背景,相反,陳英雄鏡頭中的日本帶有越南的特色--陳英雄對此的解釋是,他希望日本觀眾能用另一種眼光來看待這個生活化的愛情故事,至于在影片中加入“越南特色”,這完全是文化上的一種選擇。
影片在西方媒體那里得到了好評,因為看到這種詩意和唯美的鏡頭,這種西方人心目中的亞洲形象的時候,他們便會心生贊嘆?!毒C藝》就評論說:“這是一部唯美的電影。漂亮的鏡頭語言、細膩的人物心理都讓這部電影帶有了簡約的色彩。但是在簡約的同時,這部電影并不簡單,他還抓住了人們在愛情中的最細微的心理變化,讓我們明白了有關失去、獲得和尋找的意義。”不過,亞洲媒體,尤其是日本媒體并沒有給影片什么好評,他們認為和原著相比,電影版的《挪威的森林》缺少了太多原著的精髓,沒有時代感、沒有那種閱讀小說時津津有味的感覺。而且菊地凜子的表演也遭到了兩極分化的評價,有人認為菊地凜子根本不適合直子這個角色,也有人認為她演出了直子的那種不安于焦躁。
下一頁:《米拉爾》 爭議傳記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