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戰(zhàn)國》是4月最爛片
12日在全國上映的《戰(zhàn)國》一上映就引發(fā)爭議。繼80后作家獨孤意在博客上抨擊“《戰(zhàn)國》劇情與歷史太不相符,應掃進歷史垃圾堆”后,21日,韓寒又在博客上進行評點,稱“《戰(zhàn)國》為本月最爛片”,“有人覺得這部電影叫《戰(zhàn)國》名頭太大,應該有個副標題,其實我已經(jīng)幫它想好了,它的全名是《戰(zhàn)國》之《愛的代價》”。
《戰(zhàn)國》最有爭議的女主角景甜一直被傳是有背景上位,而且影片花了很大的篇幅力捧這位新人,以至于有人說《戰(zhàn)國》其實應該改名叫《景甜》。韓寒在博客中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首先,做這部電影的編劇是很爽的,大權在握,而且只有一個原則,那就是照顧好女主角,除此以外,影片中的人,愛就愛了,恨就恨了,死就死了,叛就叛了,悔就悔了,不需要任何邏輯的推動。他們覺得要有斷背元素,就讓孫臏和龐涓曖昧;他們覺得要照顧出品人的女人,就讓里面所有男人都為她花癡犯賤;他們覺得要讓女人愛上孫臏,就讓孫臏代替田忌賽馬。這完全是對愛因斯坦的挑戰(zhàn)。”
除了抨擊該片對女主角照顧過度,情節(jié)不合邏輯外,韓寒還表示戲中三個情節(jié)讓他極為震驚。一是龐涓大軍臨近,孫臏帶兵撤退這一情節(jié)。韓寒寫道:“我覺得主創(chuàng)在想到這一幕的時候一定覺得自己牛逼死了,空城計。戰(zhàn)國要是這么拍,我覺得別打仗了,讓龐涓的部隊走路不會拐彎全撞山撞死得了。”二是孫臏自殺。韓寒表示:“劇本是不能這么寫的,比如A要殺B,大家都知道B還有戲,肯定還不能死,編劇你就要想一個符合邏輯的A沒有殺成B的原因,不能讓A在開槍的剎那被雷劈死了,這是最基本的常識。”三是孫臏突然厭生跳崖,對于這一情節(jié),韓寒稱:“雖然戰(zhàn)國中的每一個大牌演員拿的片酬都高過了自己的市場價,現(xiàn)在看來,其中的一大部分原來是精神損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