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主創(chuàng)與主持人蔣小涵合影
演員劉之冰憤慨激昂地描述拍攝”沖撞訓練“時的危險
于波向大家吐露因身高問題導致航天服被迫修改的尷尬
建黨90周年獻禮片《飛天》以中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狀為背景,從特殊視角塑造了一群備份航天員的偉岸身影。7月11日,《飛天》導演王珈、沈東,主演劉之冰、徐箭、于波以英姿颯爽的軍裝亮相電影頻道《愛說電影》。為了讓大家,節(jié)目分別從鮮為人知的制作歷程、演員的艱辛訓練兩方面為您揭秘偉大的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è)中一群悲情英雄的感人故事。敬請關注7月11日21:59電影頻道《愛說電影》為您帶來的精彩內容。
傾力打造飛天夢 特技鏡頭再創(chuàng)新高
影片《飛天》講述的是飛天夢想光芒背后的備份航天員們不為人知的艱辛經歷。它是我國首部表演載人航天事業(yè)的影片。為了讓觀眾全方面的了解影片,節(jié)目組特意設置了三個關鍵詞來展開討論。第一個關鍵詞是“八年磨一劍”,對此導演王珈頗為感慨地答道:“從2003年中國第一次載人航天神五發(fā)射成功開始,我們就有意將航天題材搬到熒幕上,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角度和契機。”可以說,八一廠為了籌備拍攝醞釀了整整八年的時間。也正是因為有了充足的時間準備和思考,才讓一個制作精良、技術高超的影片得以誕生。從導演沈東口中我們得知,全片1200多個鏡頭中數(shù)字特技鏡頭的數(shù)量就達到了600多個,創(chuàng)下了國產影片之最。除此之外,為了讓影片更加真實,八一廠還按照專業(yè)航天服的比例和樣式,不惜重金打造了幾套價值幾十萬的高仿真航天服,由演員們輪番披掛出境。兩位導演堅信,震撼的視覺效果一定可以讓觀眾身臨其境,體驗載人航天的快感。
不以成敗論英雄 楊利偉觀后潸然淚下
主持人蔣小涵手中的第二個關鍵詞是“失敗英雄”。對于這個說法,演員劉之冰頗有感觸。劉之冰在劇中飾演一個經歷五次選拔都沒有飛上天的航天員。據(jù)他描述,每個航天員在經歷各式各樣難以想像的苛刻考驗之后,被選上的航天員和落選的航天員之間的差距,也許僅僅是零點零幾這樣非常細微的數(shù)字。所以那些藏在成功執(zhí)行任務的航天員們背后,默默奉獻、隨時待命的備份航天員們也是偉大的英雄,因為他們始終如一默默承載著13億人的夢想。
第三個關鍵詞“非人訓練”,便與這種艱辛有關。為了達到更加完美的拍攝效果,演員們也在不斷挑戰(zhàn)著常人的極限。片中許多高難度的動作都是由演員們親自完成,并無任何輔助。在進行沖撞訓練的時候,老大哥劉之冰為了追求最完美的鏡頭效果,愣是要求技術人員將壓力調至超出指標。如此付出最終得到了專業(yè)人員的廣泛認可,就連著名的航天員楊利偉看完這部影片之后,都感動得三次落淚,并深切地向這群兢兢業(yè)業(yè)的演員們表示:我覺得你們就是我身邊的戰(zhàn)友。因此,影片不僅僅擁有震撼的效果,也包涵著感人肺腑的情節(jié),非常值得大家期待。
下一頁更多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