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在大城市獨自打拼的你,是否會產生“卷不動”的疲憊感?是留在大城市,還是回到家鄉(xiāng),你內心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靈魂提問”?
本周末上映的新片《小山河》也許會成為你的嘴替。影片講述了26歲的青禾(陳昊宇 飾)從深圳返回湖南老家,面對煥然一新的故鄉(xiāng)萌生創(chuàng)業(yè)念頭,又在和外婆的朝夕相處與家鄉(xiāng)美食的撫慰下,開啟了一段自我和解的自愈之旅。
《小山河》不僅是一部關于親情與個人成長的電影,更切入當下“卷不動了,能去哪兒”的社會話題,探討了新一代年輕人如何在“留下”與“出走”之間尋找自我的價值追尋。
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只有一蔬一飯的溫度,在做客1905電影網《對話》欄目時,陳昊宇直言,《小山河》的治愈與輕盈正是最吸引她的地方。她也在與青禾和外婆相伴的過程中,獲得了來自故事和角色的滋養(yǎng)。
演戲近十年,陳昊宇留下了《如懿傳》《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燦爛的風和海》《凡人歌》等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在她看來,自己一直在不斷嘗試的路上,無論影視、音樂劇還是唱歌,都希望能持續(xù)解鎖屬于陳昊宇的更多可能。
01
談及當初選擇《小山河》的原因,陳昊宇坦言,《小山河》的獨特之處正在于它的“小而美”—— 沒有跌宕起伏的沖突,而是以溫馨樸實的敘事回歸生活本真,“它更貼近我們生活最本真的原貌,這種氣質一下子吸引了我”。
對于自己飾演的青禾,她認為這個角色是當下很多年輕人的縮影:“青禾心里有迷茫,也一直渴望尋找答案,她回到家鄉(xiāng),就是想找到和故鄉(xiāng)、家人,還有自我內心的連接,搞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
第一次與87 歲的吳彥姝合作演祖孫,陳昊宇直言整個過程充滿溫暖。吳彥姝奶奶的親切讓兩人無需刻意營造默契,“只要坐在她身邊說話、演戲,自然就會有親近感,就像面對自己的外婆一樣”。
戲里的外婆從不會刻意“教育” 青禾,總是用平淡的關心或不經意的話語傳遞力量,這和現實里陳昊宇和長輩的相處模式格外相似。
兩人對手戲中,最讓她印象深刻的也都是那些看似平常卻充滿溫情的祖孫互動場景,比如一起吃甜酒沖蛋,或是靠在外婆肩上,兩人走心的一句話。這些瞬間沒有刻意的煽情,卻直擊人心。
吳彥姝“人老心不老”的年輕心態(tài)也讓陳昊宇格外羨慕,“雖然年紀是80多歲,但她的精神面貌很年輕,會讓你覺得非常有力量,會希望自己80歲也可以活成這個樣子。”
02
《小山河》通過青禾與母親、外婆之間微妙復雜的關系,展現了中國式家庭特有的情感表達方式。
談及影片中呈現的代際隔閡,陳昊宇有自己的理解:"中國式家庭中,隔代之間總有些難以言說的隔閡,但在電影里我們沒有刻意地去解決問題,而是嘗試在回歸真實生活的過程中,慢慢找到理解和接納的可能。"
在陳昊宇看來,和解不該是通過某個戲劇性時刻完成的,而應該滲透在平凡生活的點點滴滴里,“接受需要過程,你愿意去看看對方的生活,也愿意看看自己的生活,理解才會自然生長。”
《小山河》中的湖南山村,不僅有世外桃源般的風景,更有紅燒肉、春筍臘肉、擂辣椒皮蛋、甜酒沖蛋等經典湘味美食,讓平時就喜歡湘菜的陳昊宇大飽口福。
影片中對美食的細膩刻畫,成為連接三代人情感的重要紐帶。而在陳昊宇心中,聊起家鄉(xiāng)福州,也有一道極具代表性的經典美食——撈化,成為她對家鄉(xiāng)味道最具象化的理解。
“我只要一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吃一碗撈化,就是一種加上海鮮、內臟和蝦油的特色米粉,它看起來好像沒什么特別,但出了福州,好像沒有地方可以吃到,這是只有回家才能遲到的東西,所以你總會特別想念。”
點擊鏈接收看:陳昊宇推薦家鄉(xiāng)菜“撈化”:只有福州才能吃到的家的味道
面對當代年輕人普遍面臨的“留下”還是“出走”的選擇困境,陳昊宇給出了自己的理解:"沒有標準答案,每種選擇都值得尊重。重要的是聽從內心的聲音,不必勉強自己?;丶亦l(xiāng)能獲得歸屬感很棒,留在大城市打拼同樣是一種有力量的選擇。"
同樣在大城市漂泊打拼的她也會有想家的時候,在她看來,家鄉(xiāng)不只是一個具體的地方,更是內心的歸屬感,“哪怕不能立刻回去,只要能找到和這份歸屬感連接的方式,比如給家里打個電話,就能在孤單時得到安慰”。
點擊鏈接收看:大城市打拼or回歸家鄉(xiāng)?陳昊宇:尊重自己內心的選擇
03
今年是陳昊宇開始演戲的第十年,回望這段路,她笑著說“每個階段的自己都很不一樣”,每部作品也都是對她當時最好的記錄。
比如《如懿傳》中靈動鮮活的“舒妃” 意歡 —— 這個角色雖不是主角,卻憑借清冷氣質與細膩演技讓觀眾記住了她。
真正讓她走進更多人視野的,是校園青春IP《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她在其中飾演的“李青桐”,既是大大咧咧、敢愛敢恨的少女,也是后來為生活奔波的母親??缭侥挲g與身份的演繹,她精準抓住了角色不同階段的特質。
還有《凡人歌》里堅韌有追求卻并不完美的謝美藍,在角色選擇引發(fā)爭議的同時,也讓更多觀眾記住了演員陳昊宇。
去年在《乘風 2024》的舞臺上,她更是打破大眾對自己的固有認知并最終拿下年度總冠軍,她在舞臺上展現的韌性與實力,讓觀眾看到了她除了演技之外的更多可能。
2025年之于陳昊宇同樣是有特別意義的一年,她不僅完成了個人巡演的“小目標”,也選擇回歸舞臺,完成了音樂劇《風聲》的演出,“確實很久沒有回到舞臺了,一開始肯定有一些忐忑,很高興最后能完成演出。”
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為什么還愿意花幾個月的時間磨煉一部音樂劇作品,陳昊宇坦言也許正因為音樂劇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沉浸式準備,而她享受這種不斷磨礪自己的過程,“在這方面我不是一個愿意懶惰的人,如果一件事花一點時間能夠在我身上磨練出新的東西,我就應該去做。”
點擊鏈接收看:為什么愿意花時間重回音樂劇舞臺?陳昊宇:喜歡磨礪自己的過程
關于未來的角色選擇,陳昊宇一邊保持著“隨緣”的從容,“我的規(guī)劃永遠都是在我眼前能看到的距離,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對于演戲,我一直是比較隨緣的,但在遇見的那一刻,我會知道這是我想要的。”
另一邊,她卻也有著自己的堅持,不想在“重復”中消耗自己,“一直在熟悉的環(huán)境里做重復的事情會麻木,希望能做一些在不同層面上刺激自己的事情。”
就像《風聲》收官后,她在微博上寫道:“謝謝我充滿勇氣的在不同的經歷里‘跑來跑去’,為了去活那無數個從做不到到做到的過程,要帶著忐忑與不安也一直不懶惰,一直無畏。”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