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海角七號》、《艋舺》后,第三部票房破億的臺灣本土電影,由藍正龍、柯佳嬿、豬哥亮、趙正平等聯(lián)合攜手演出的歡樂喜劇《雞排英雄》,已于7月12日全國公映。影片以獨特的角度演繹夜市的人生百態(tài),有市井人物的笑料、臺客與女記者的跨界愛情,更有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熱血澎湃,有歡笑有淚水,滿滿都是感動。日前,片方公布了《雞排英雄》幕后特輯之“布袋戲”篇。在長達7分鐘的特輯中,“布袋戲”被導演加入到藍正龍的角色,作為情感迸發(fā)的重要道具;有著臺灣獨特文化背景的“布袋戲”人偶,在藍正龍手中從一竅不通轉為活靈活現(xiàn),其過程既“艱難”又惹笑。
角色鐘愛“布袋戲” 藍正龍拜師學藝
《雞排英雄》中藍正龍飾演的“阿華”,是一位很臺的青春少年兄,在八八八夜市擔任自治會長,平日愛哈啦五四三,有事發(fā)生必定第一個出頭,深諳夜市的生存之道。唯一的興趣是布袋戲,每天追著阿亮(豬哥亮飾)討教,最愛的傳統(tǒng)《水滸傳》、《西游記》戲碼,向往成為伸張正義的好漢,心中有許多發(fā)芽的小夢想,卻還沒有勇氣去實現(xiàn)。
作為地道的臺灣人,兒時也經常去看布袋戲演出,但對于藍正龍來說,親手“駕馭”這些特色人偶,卻是一竅不通的事情。為求片中關于布袋戲的戲份真實,導演特地請來專業(yè)人士為藍正龍指導,令藍正龍受益匪淺:“布袋戲我真的很期待!小時候都是在廟會或電視上才看得到的布袋戲,現(xiàn)在居然有機會讓我自己動手學,劇組為了安排的指導老師是黃武山老師,他師承李天祿大師的布袋戲技藝,是陳錫煌老師的弟子。”
“門外漢”親手上陣 勤學苦練手抽筋
然而看戲容易演戲難,“布袋戲”遠沒有藍正龍所預想的那樣簡單,整個練習過程中也令他吃到不少苦頭。“開始練習人偶真正套上手之后,才知道要操控布偶有多難!要完全善用手掌和每根手指,尤其是要表達布偶細微的肢體動作,例如像驕傲的大笑、掩嘴偷笑……雖然都是笑,手指幾乎都要做出違反人體工學的動作才能操控。而且我這個門外漢,大概每練習10分鐘左右,手就已經抽筋,需要休息三分鐘才能再繼續(xù),我還蠻努力練習的。”藍正龍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連日的勤學苦練,藍正龍最終掌握了“布袋戲”的要領,能獨自玩起“孫悟空”和“武松”,嘴里還念念有詞。據藍正龍透露,這些“布袋戲”的段落,最后都被導演滿意收貨:“正式開拍的時候,掌戲的戲份是我自己親手上陣,雖然操控的技巧不是最完美,但導演認為這樣的才最能忠實呈現(xiàn)‘阿華’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