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電影迎戰(zhàn)好萊塢應保證類型多元化 合拍片不要忽視電影本真
讓-雅克·阿諾曾執(zhí)導過《情人》、《兵臨城下》等備受好評的多國合拍電影,目前也正在中國籌拍新片《狼圖騰》,對此他無疑是最有發(fā)言權的。然而,自嘲拍合拍片為了賺錢的他也提醒大家,應該特別謹慎小心,要記住自己的首要任務是拍攝一個好電影,而不是為了合拍而去選擇跨國制作。千萬不要單純的為了商業(yè)目的去拍,反而失去了電影的本真和質量。
電影網:您看過哪些中國的影片?你覺得怎么樣?
讓-雅克·阿諾:我看過很多,其中包括中小成本的,像
王全安導演在柏林獲獎的電影
《圖雅的婚事》,影片中的人物真實地去表達內心感受,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同樣我也喜歡像《赤壁》這種具有宏大場面的大制作影片,我很驚訝于中國電影的多樣性、文化的交織與碰撞。
電影網:您對中國電影現在的發(fā)展有什么看法?對中國電影有哪些意見或者忠告嗎?
讓-雅克·阿諾: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中國市場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市場之一,我希望能看到中國能夠制作出像好萊塢電影一樣水平的電影,我相信這也是目標,但對于中國來講更重要的是把自己歷史悠久的文化傳揚出去。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電影都失敗了,但這就是電影產業(yè)的規(guī)則。你一定要不斷去嘗試,必須要重視電影的故事、必須要由心出發(fā),當你拍出了真正的好電影,商業(yè)上的回報自然而然就會實現。
電影網:好萊塢大片在全球都很強勁,尤其是2012年中美協(xié)議簽訂后,進口片數量的增加給國內市場帶來了很大壓力,我們該如何保持本土電影不被從電影院“掃地出門”?
讓-雅克·阿諾:我來自法國,所以這個問題我想講講法國的真實情況。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法國電影是深受國內觀眾所喜愛的,超過60%的人們會選中去看法國電影。但是后來法國電影變得比較浮躁,過于糾結、低俗、或者假裝很前衛(wèi)的電影比比皆是。這個時候,美國電影進來了,我們平等了,所有的美國電影都能來法國放映。但是現在,我們本土電影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和美國電影在法國的收入幾乎持平。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法國電影類型的多元化,我們有大量的喜劇片、愛情片等等,觀眾只是為了去看那部電影就掏錢買票了,根本不會去想是國內片還是美國片。我們人口只有600萬,但一年能拍出250部電影,其中大概有30部是非常好的,這對于本土電影市場的占有率就已經很足夠了。所以我相信像中國這樣擁有優(yōu)秀電影人的國家,是完全可以做出好的電影、抓住本土觀眾甚至是全世界觀眾的心。
電影網:近年來中外合拍片漸漸多了起來,您對這種合作如何看?
讓-雅克·阿諾:一些人看合拍片覺得它能給你更多的投資,也提供了在其他國家上映的機會,這當然是好事。對于中國,合拍片也是一個讓歐洲人、外國人認識中國電影的方式。但你要非常小心,如果為了商業(yè)因素而屈就電影的本真,最終就會導致不好的結果。
要記住,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拍攝一個好電影,而不是為了合拍而去選擇跨國制作。也就是說,選擇合拍的理由要很恰當,如果你想拍一個中國人去匈牙利工作,這就是一個合拍的好機會并且建立在故事的基礎之上,但不要為了合拍而選擇一個法國演員,其實你需要的是一個中國演員,這就會是一個杯具了。
比如上個世紀60年代,意大利、法國就拍攝了很多所謂的合拍電影,他們拍攝就是完全沒有理由,只是單純的為了商業(yè)目的,從而失去了電影的質量。
下一頁更多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