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當佟麗婭說出“我是一個e人(外向型),卻要演一個i人(內(nèi)向型)”時,你很難不注意到她眼中閃爍的挑戰(zhàn)欲。
在新片《輕于鴻毛》中,佟麗婭飾演的沈飛鴻,怯弱、內(nèi)疚、習慣逃避,甚至陷入自我消耗——這是與她本人真實性格幾乎截然相反的角色。
后來,沈飛鴻遇到宋佳飾演的李魚,在對方的影響下,她逐漸掙脫“為他而活”的束縛,從被動轉為主動,找到了“我是誰”的主體性。
這些,正是佟麗婭對這次表演感到興奮的地方。她選擇在《輕于鴻毛》中走入一個女性的內(nèi)心困境,也在過程中重新理解何為“輕盈”,何為“力量”。
1905電影網(wǎng)《對話》欄目專訪佟麗婭
01
《輕于鴻毛》片名自帶哲理,源自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之典。電影拆解的便是“生命”的議題,在兩個女性的命運交織里解開生命里的“輕”與“重”。
佟麗婭坦言,最初吸引她的正是電影“有趣的設定”:“一個是前妻,一個是現(xiàn)任,他們在丈夫去世之后相遇。你會想象她們之后會有怎樣的走向?”
起初,兩個女人圍繞死去男人留下的遺產(chǎn)房產(chǎn)展開爭奪,故事的發(fā)展沒卻有陷入世俗預期的互撕對抗,反而迎來一種荒誕、幽默又充滿溫情的走向。她們共同面對死亡、親情、職場困境等難題,最終彼此救贖、化解矛盾。
“兩個女生遇到這么重大的事件,能夠如此輕盈地放下,這是我們該去學習的。”電影的這個表達非常打動佟麗婭。
影片中,沈飛鴻被李魚的高能量所治愈,被婆婆的撫慰所溫暖,被小女孩“毛豆”的童真所包裹,從中獲得新的感悟,從而明確了生活的努力方向,這也是佟麗婭對“幸福”所認同的真諦。
佟麗婭一向展示著她外向、明媚、能量充沛的形象與氣質。“生活中我更像李魚一些,我是拉著大家往前走的人,屬于遇事兒不怕事兒”,但沈飛鴻這個角色她必須“收著演”。
為此,佟麗婭做了人物的許多前史構想,雖然未在電影里全部呈現(xiàn),卻有力支撐起角色的行為邏輯。“角色遇到的困難,讓我有所思考,當我遇到會怎么做?這是演員和角色共生的一個過程。”
佟麗婭特別提到一場戲,沈飛鴻曾經(jīng)被上司竊取藝術構思,后來她在李魚的鼓勵下正面回擊,要求對方道歉。佟麗婭希望在生活中遭受相似職場欺凌的人,都能夠這樣勇敢。“你會發(fā)現(xiàn),真的沒有什么大不了。”
點擊鏈接收看:佟麗婭鼓勵受害者勇敢反擊職場霸凌
沈飛鴻放下“柔軟”的慣性,李魚也卸下“強硬”的外殼,兩人互相挖掘出對方的人性底色。佟麗婭共情于這種女性相互支撐的力量,電影的可貴之處就在于真實刻畫了屬于女性之間細膩且復雜的情感關系。
佟麗婭特別指出一處細節(jié)設計的巧思,電影通過服裝顏色的變化暗示兩個角色的成長變化——“一開始我穿的是藍色衣服,她穿的是紅色衣服。后來我身上有了紅色元素,宋佳身上有了藍色元素。”這種視覺語隱喻,恰恰呼應了兩個女性如何彼此影響、彼此互補。
02
佟麗婭和宋佳曾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有過短暫交手,但她對上次合作有些遺憾,“還沒演夠就結束了”。這次再度搭檔,兩人有了大量的對手戲,甚至有很多即興發(fā)揮的空間。
“宋佳是一個很高能量的人,我也是。兩個高能量的人在現(xiàn)場會有使不完的牛勁兒,但我又演的是一個需要收起我部分能量的人。所以我們會在現(xiàn)場相互提醒。”
佟麗婭分享,導演對她們的表演完全不設限,所以發(fā)揮空間很大,“加上我們倆很有默契,都能夠接住對方拋過來的球,這種創(chuàng)作就很有意思。”
電影中有很多開車公路戲的段落,拍攝方式非常自由。導演常常不喊停,攝影機一直拍著,她們就在車里持續(xù)表演。
佟麗婭笑著回憶,李魚在車里鼓舞沈飛鴻,完成這場交談戲后,她和宋佳隨即講了一個自己兒子說過的腦筋急轉彎,宋佳很快接住了這個冷笑話的梗,恰好符合各自人物的特性和狀態(tài)。
這個即興表演片段最終被剪進正片,自然生動,又富有感染力。在佟麗婭看來,表演就源自這種時刻:當你用角色的邏輯去說話、去反應,那一刻你就是她了。
電影中還有個可愛的小演員——飾演“毛豆”的高舒喬。戲外,她是董璇的女兒,也是佟麗婭的干女兒“小酒窩”,也是在佟麗婭的推薦下出演本片。
“她在生活中也是高能量寶寶,我們老說她是天生吃這碗飯的,她很熱愛表演,唱歌、跳舞樣樣都行。這個角色也很適合她,所以我推薦給劇組,一拍即合覺得她很合適。”
03
《輕于鴻毛》對佟麗婭而言,是一次新的表演,也是一場對于人生態(tài)度的學習。她欣賞沈飛鴻最終“放下”的勇氣——放下遺產(chǎn)、放下執(zhí)念、放下對他人的依賴,真正為自己活一次。
“就像那幅畫,她老公喜歡簡潔、留白,她說的都是老公喜歡什么。從她給老公的畫加上那一筆笑容,到最后她辦畫展,畫的都是她和李魚,還有這段旅途的故事。所有的事件從模糊到具象,其實代表了沈飛鴻的內(nèi)心,現(xiàn)在她知道自己要什么了。”
回看佟麗婭這些年飾演的角色,大多與女性力量相關,表現(xiàn)著當下女性的各種處境,角色內(nèi)在還都有一股韌勁兒。
《我經(jīng)過風暴》里的妻子徐敏,勇敢抵抗丈夫的施暴。《狗陣》里的舞者葡萄,不甘困于馬戲團,渴望奔向自由。《假如,我是這世上最愛你的人》里的無臂女人福佳藝,用雙腳支撐起孩子的未來。《誤殺3》里的老師李慧萍,率領失子父母組成“復仇者聯(lián)盟”,反擊拐賣者。
“大家可能覺得我身上有勁兒,所以愿意找我來演這些角色,我也希望通過角色帶給觀眾能量。”佟麗婭直言,現(xiàn)在她不會硬去演少女,什么樣的階段就演什么樣的角色,每個年齡階段與表演之間都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年輕時,她的青春懵懂與對外界的好奇會在塑造角色中有所體現(xiàn)。現(xiàn)在則有了更多人生經(jīng)驗與生活智慧,注入對角色的理解、對劇情的認知,所以塑造出來的人物形象也會更加立體和鮮活。
佟麗婭坦言,現(xiàn)在是她“創(chuàng)作欲望的蓬勃期”,不僅想演繹更多不同類型的影視作品,還參與舞劇、話劇等不同藝術形式的表演。“我想多試一試,看看自己到底還有多大的能量。”
正如《輕于鴻毛》沈飛鴻所成長變化和傳遞的那樣:真正強大的女性力量,不是來自對“他”物質遺產(chǎn)聲嘶力竭的爭奪,而是來自對“我”心深處的清醒探知與堅定選擇。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