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網(wǎng)訊(編譯/Ben)崔岷植、宋康昊、張東健、元斌這四位演員除了都是韓國明星之外,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一年只拍一部電影作品,四人也因此而在圈內出名。據(jù)韓國媒體報道,崔岷植1989年以《野望的歲月》中的一名配角而宣告出道,1994年的電視劇《首爾之月》又令他的人氣達到了頂峰,此后轉戰(zhàn)大銀幕舞臺的崔岷植接連出演了《黑幫三號再上位》、《安靜的家族》、
《生死諜變》等影片,讓他迅速成為韓國影壇炙手可熱的中流砥柱。
但是從1999年的《快樂至死》開始,喜愛崔岷植的觀眾幾乎一年只能在一部作品中看到他的表演。2001年的
《白蘭》、2002年的
《醉畫仙》、2003年的
《老男孩》、2004年的《當春天到來》、2005年的
《親切的金子》、2005年的
《哭泣的拳頭》、2010年的
《看見惡魔》、2011年的
《與犯罪的戰(zhàn)爭:壞家伙們的全盛時代》等作品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醉畫仙》與《老男孩》兩部作品更是獲邀參加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并分別獲得了主競賽單元的最佳導演獎與評委大獎,成為崔岷植的代表之作。
1996年,宋康昊憑借在電影《豬墜井的那一天》中的一個小角色而宣布出道,目前他已成為年產(chǎn)一部電影的超級大腕。從1997年的
《綠魚》、《壞電影》、《黑幫三號再上位》開始,到2002年的《共同警備區(qū)JSA》、《YMCA棒球隊》為至,5年的時間內宋康昊拍攝了很多影片,但是從2003年的
《殺人回憶》開始,宋康昊也進入了年產(chǎn)量平均一部電影的時代,2004年的
《孝子洞理發(fā)師》,2005年的《南極日記》、2006年的
《漢江怪物》、2007年的
《優(yōu)雅的世界》、2007年的
《密陽》、2008年的《三個家伙》、2009年的《蝙蝠》、2010年的
《義兄弟》、2011年的
《藍鹽》、2012年的
《嚎叫》等作品一一面世,而宋康昊不斷地挑戰(zhàn)自己形象推陳出新的精神也讓他帶著這些作品橫掃了多屆電影節(jié)上的最佳男主角獎項,漸漸成為了韓國演技派明星中的一流大腕。
作為條約演員出身的明星,張東健的電影之路也是備受關注。張東健1992年從MBC的電視藝人第21期培訓班中脫穎而出,參演了《我們的天國》,并一舉躍升至明星行列之中。此后隨著他拍攝越來越多電視劇與電影,美男明星的名號也就更加受到觀眾的喜愛。
張東健2001年通過電影
《朋友》一片正式獲得了圈內人對他演技的認可,此后他在選擇作品時更加地費盡心思。2002年的
《海岸線》、2004年的
《太極旗飄揚》、2005年的
《臺風》、2006年的
《無極》、2009年的《早安總統(tǒng)》、2010年的
《黃沙武士》、2011年的
《登陸之日》等作品展現(xiàn)了張東寬廣的戲路。目前稱正在拍攝SBS電視劇《紳士品格》的張東健是韓國最受歡迎的男星也不為過,該作品也是他在電視劇《夏娃的誘惑》之后重返暌違了12年的小熒幕舞臺,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元斌出道之初可選擇的作品卻不多,1997年出演了電視劇《求婚》之后宣告出道的元斌在同年還拍攝了電視劇《準備出發(fā)》。此后在1998年,元斌出演了劇集《周六下午2點半》,此外還有1999年的劇集《愛我好不好》、2000年的劇集《藍色生死戀》、以及2000年的劇集《小蓋子》、2001年的電影
《殺手公司》、2002年的電視劇《朋友》、2003年的電影《太極旗飄揚》、2004年的電影《我的哥哥》、2009年的電影《母親》以及2010年的電影《大叔》。除了200年的電視劇《藍色生死戀》與《小蓋子》之外,元斌基本上一直保持著一年只接一部戲的習慣。2010年的《大叔》讓他達到了演藝生涯的全盛時代。
以上四位大明星雖然每一年都會接到很多電影劇本和電視劇劇本,但是在挑選的時候卻是非常謹慎,有媒體形容四人是“一定要為自己挑選最合身的衣服”,絕不輕易做出判斷,同時也要避免因量產(chǎn)作品而導致自己失去神秘感的錯誤做法。那為何四位演員每一次在銀幕上登臺亮相的周期如此之長呢,有媒體分析稱其為稀少價值理論。并稱崔岷植、宋康昊、張東健與元斌這樣的演員選擇的作品往往都會被寄予眾多關注,想不成為熱門話題都難。而演員的低調和少產(chǎn)也容易讓該演員與作品同時成為影迷、媒體、業(yè)內人士同時期待和關注的焦點。加上每年一個穩(wěn)定的角色,更容易給人帶來專注與研磨角色的感覺,同時也更加容易令自己的演技獲得認可,以及在各大頒獎儀式中獲得獎項。
目前看來,崔岷植與宋康昊分別選擇了出演電影《新世界》與《觀像人》,并將再一次帶來不同的造型和角色形象。在休息了2年之后將重返銀幕的元斌目前還正在挑選新作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