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伊朗神作現(xiàn)身
第三周的銀幕是不平靜的,因為去年的伊朗神片《一次別離》在沒有宣傳的情況下,靜悄悄地來到了中國的銀幕上,與之同一天上映的,則是今年英國的年度古裝大片
《安娜·卡列尼娜》。除了這兩部最為引人矚目的影片之外,警匪片
《寒戰(zhàn)》、加拿大出品的法語動作喜劇
《誘餌》、講述高考故事的
《全城高考》和
《新媽媽再愛我一次》都將登錄本周的銀幕。綜合來看,本周所上映的影片,大多數(shù)是屬于目標觀眾明確的,其中,《一次別離》雖然遲到了一年,但是能出現(xiàn)在銀幕上,這就是值得雀躍的事情。同期上映的幾部國產(chǎn)片,似乎也有成為小黑馬的潛力。不知道今年的國產(chǎn)電影是不是還能出現(xiàn)
《失戀33天》那樣的黑馬。
•《一次別離》
推薦指數(shù):★★★★★
納德和西敏是夫妻,西敏想離開伊朗生活,但是納德并不同意。于是西敏便想和納德離婚,以帶著自己的孩子出國。離婚不成之后,納德和西敏分居。納德發(fā)現(xiàn)沒有妻子,自己的老年癡呆的父親得不到照顧,于是他就找來了一個鐘點工。誰知這個鐘點工是孕婦,而且她在沒有告知雇主的情況下出了意外——一切錯綜復雜的線索和有關(guān)伊朗的人情世故就在兩個家庭之間漸次展開。
•影片在2011年的柏林電影節(jié)上拿到了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三個大獎。洱海還在2012年的奧斯卡上拿到了最佳外語片,并以外語片的身份獲得了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的提名。
•導演
阿斯哈·法哈蒂用他冷靜、客觀又充滿關(guān)切的鏡頭風格,展現(xiàn)了當代伊朗人在親情和宗教生活方面的糾結(jié),影射批判了伊朗等級分明社會現(xiàn)狀。
•影片沒有配樂,整部影片都是用極其冷靜的方式拍攝完的。
下一頁:《安娜·卡列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