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大本營》的觀眾基礎是影片票房的一大保障
電影還主打“萌寵”牌吸引低齡觀眾
賣點:爆米花電影受寵 《快樂大本營》觀眾基礎好
《快樂到家》上映后,[電影網(wǎng)]曾走訪京城多家影院,對于該片的口碑,觀眾的看法大致分為兩種:一為失望,感到影片質量確實一般,一為驚喜,認為是一部不錯的喜劇。不過,走進影院選擇看這部戲的觀眾年齡層較低,基本都在20歲上下,而且對于主演“快樂家族”非常喜愛,可以稱得上是湖南衛(wèi)視《快樂大本營》節(jié)目的忠實粉絲。
將電視節(jié)目多年來的粉絲轉化為電影觀眾,從而達到高票房,這樣的觀點得到了院線方的認同,星美影院管理公司市場部總監(jiān)王志廣就認為,其實觀眾的口味一直難以捉摸,“不少院線的人看過這個片子之后都覺得其實就是一部爆米花電影,要說故事有多好、有多少意義的話,這個還談不上,觀眾喜歡也很正常,其實影院一直以來對于觀眾的口味都有點摸不著頭腦,眾口難調吧,就像《一代宗師》,也是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
《快樂到家》的出品人蘇志鴻也承認,《快樂大本營》多年來積攢下來的觀眾群正是他們的目標觀眾,“電影拍給什么觀眾看是主要目標,我們的觀眾大約是15到30歲,即使他們現(xiàn)在不是‘大本營’的觀眾,10年前他們也是,當年20歲的觀眾,如今不過35歲,他們也是我們的目標觀眾。”蘇志鴻直言,有的導演拍片就是為了藝術,為了“給自己看”,但有的導演就是要拍娛樂片,“美國電影的定義就是娛樂,電影是給不同觀眾看的,在美國,一部電影給多大的人看都是有分級的,我們雖然沒有分級,但一部電影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歡。”正如該片導演
傅華陽所說,他拍這部戲,就不是為了給“文藝青年”看的。
《快樂到家》的故事圍繞一只狗展開,作為一部賀歲喜劇,還比較適合全家觀眾,據(jù)該片宣傳方凱視芳華影視策劃有限公司總裁凌晨介紹,除了年輕觀眾,這部電影還主打“萌寵”的牌子,突出寵物的可愛,吸引喜愛動物的觀眾走進影院,“我們這幾天得到的反饋確實是觀眾比較低齡化,不過當初定位是定在全家一起觀看的。”
正因為這是一部“快樂家族”主演的片子,《快樂大本營》的忠實觀眾自然會走進影院,所以出品方湖南廣電就充分利用起了電視播出平臺,來為影片做宣傳。首先,《快樂大本營》特意做了一期節(jié)目,介紹這部電影,其次,電影上映前夕,湖南衛(wèi)視在黃金時段會在電視屏幕下方播出電影即將上映的滾動字幕。據(jù)該片宣傳方負責人凌晨介紹,在湖南衛(wèi)視的跨年晚會上,也特意安排了節(jié)目,進行《快樂到家》的宣傳。
下一頁:檔期:無同類型片競爭 學生放假粉絲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