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網專稿 由寧浩執(zhí)導,徐崢、黃渤主演的犯罪西部片《無人區(qū)》在12月3日如期上映,這部原定于2009年賀歲檔上映的影片,因不符合審查要求,上映檔期一拖再拖,四年里傳出六次定檔公映的消息,而今終于“修”成正果。
四年來我們看到黃渤成為炙手可熱的“25億帝”,徐崢自編自導自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拿下12億票房,中國電影市場規(guī)模飛速擴張,國產電影票房動輒破億,這一切對《無人區(qū)》來說都是利好消息。而它的成本,才不過區(qū)區(qū)兩千萬,擱現(xiàn)在可能連支付黃渤和徐崢的片酬都不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檔期上遭遇的波折反而讓《無人區(qū)》的票房預期變得頗為可觀。本文將從市場規(guī)模、演員價值、題材風險以及檔期環(huán)境等多個方面為您解析,延遲上映的“禍”為《無人區(qū)》帶來了哪些“福”?
內容導讀: |
黃渤、徐崢價值大增 |
市場需求是四年前的3倍 |
寧浩轉型風險降低 |
檔期略有優(yōu)勢 |
下一頁:黃渤、徐崢價值大增
[1905電影網]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