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制作史矛革的挑戰(zhàn),是如何使他和真人角色一樣,在每一個細節(jié)上都可信、動人。”來自維塔數(shù)碼史矛革制作團隊的大衛(wèi)·克萊頓表示,這個團隊獲得了今年奧斯卡視效獎項提名。
趴在地上的“卷福”與有兩架飛機那么大的巨龍相結合
“話嘮龍”的動作捕捉:先記錄表演 后用CG嫁接
克萊頓稱,康伯巴奇于2012年年初來到位于新西蘭惠靈頓的維塔公司,“運用動作捕捉工具,我們記錄下他的表演,側重于他和比爾博(
馬丁·弗瑞曼飾)之間的對話。無論是對康伯巴奇還是對我們來說,讓他穿上動作捕捉服都是十分有趣的一件事,這也幫助他沉浸在角色之中。”
接下來,動畫團隊將康伯巴奇的表演與CG制作的巨龍嫁接起來。“把康伯巴奇的動作轉化成龍的動作并不是一對一的匹配過程,這與制作人形生物不一樣,龍和人的生理結構存在著巨大差異。”克萊頓解釋說,“作為動畫師,我們必須將康伯巴奇表演的關鍵元素進行變換,比如頭部細節(jié)、面部表達等等。然后我們用關鍵幀動畫建立起他的大部分動作。”也就是說,這塊是用手來操作的。
“史矛革需要一個令人敬畏的亮相,所以我們努力使其龐大的身軀、翅膀和尾巴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姿勢。他還有著一系列情緒變化,從至尊、傲慢到偏執(zhí)、懷疑,從好奇到狂暴。通過手的創(chuàng)造,我們增加了他的靈活性,我們在他的翅膀上添加了一個拇指和額外的食指來實現(xiàn)這一點。”
巨龍的形成過程:從骨架開始
巨龍穿梭百萬CG金幣山 鱗片、眼睛設計獨特
為了讓史矛革在藏滿金銀珠寶的孤山密室中表現(xiàn)得生動一點,創(chuàng)作團隊希望他的動作是“自信的、放心的,我們想到一個創(chuàng)意,讓他如耕地般通過海量硬幣,就像火車通過雪地一樣。”這是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視效團隊不得不隨著巨龍的移動而追蹤每個硬幣的運動。有時候,一次移動就可能涉及到數(shù)百萬CG硬幣。此外,巨龍“年事已高”,于是創(chuàng)作團隊在它身上特別增加了傷疤、紋路來進行細節(jié)刻畫,一百萬多個鱗片都是分別獨立的。而它的眼睛則更是“點睛之筆”,特別設計了多重展現(xiàn)效果,來配合巨龍的不同心情。
當維塔的團隊用更多動畫建立起史矛革的動作序列后,康伯巴奇接著便要和聲音團隊一起工作,對著那些畫面來為史矛革配音。“通過這次偉大的合作,這個驚人角色的主要部分便完成了。”克萊頓說。值得一提的是,《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戰(zhàn)》也獲得了本屆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獎和最佳混音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