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魔咒》中朱莉張開雙翅
曾幾何時,童話只屬于孩子們,但現(xiàn)在不再是這樣了。權(quán)利爭奪、嫉妒和持強凌弱:若沒有一點點魔法,它只會是老掉牙的故事。近日,
《沉睡魔咒》和它的邪惡王后正在點燃大銀幕,同時HBO的《權(quán)力的游戲》和其中的龍母火爆得不可一世。2012年電影
《白雪公主與獵人》和2010年的
《愛麗絲夢游仙境》的續(xù)集也將于2016年面試,當然,還有不容忽視的
《加勒比海盜5》。新版本的小飛俠故事《彼得·潘》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當中,
休·杰克曼會在該片中扮演大反派“黑胡子”。
這是一個屬于成年人的魔幻時代,我們快被鋪天蓋地的成人版童話故事所淹沒了。而且隨著它們的持續(xù)走熱,這些童話故事正逐漸成為成人對抗高壓、逃避現(xiàn)實的解藥。但這并不意味著孩子們已被拒之門外,而是代表這些娛樂內(nèi)容轉(zhuǎn)而把年齡大一點的觀眾當成它們的首要受眾,而不是次要目標。
為什么成年人會對“童話故事”產(chǎn)生如此濃厚的興趣呢?
在充斥著頑固難題的今天,在故事里添加一點點魔幻色彩是相當有吸引力的。但這同時也是“童話”道出潛臺詞的一種方式:把神秘的世界當作現(xiàn)實問題的一面棱鏡,使我們能重新審視它,而不被當代文化的陰影所干擾。
好萊塢對這個類型的興趣也源于它的吸金能力。從價值幾十億的
《加勒比海盜》到擁有七千萬美元首周末票房的《沉睡魔咒》,很明顯,童話故事要從成人觀眾手中賺錢還有很大的空間。
今天電影電視里的童話故事所能提供的東西,歸根結(jié)底就跟它們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圍著篝火講述時一樣——充滿想像的逃避現(xiàn)實主義與殘酷現(xiàn)實之間令人興奮的結(jié)合。能看到瑪琳·菲森展開她巨大的翅膀翱翔藍天是奇妙的,但看到她的背叛者把翅膀砍下來以削弱她的力量又是可怕的,在這情緒的轉(zhuǎn)換之間,潛臺詞就顯而易見了。不論屏幕大小,魔幻類型的作品總是毫不避諱地在敘事中使用煽情情節(jié)。
特效技術(shù)的進步當然也是這股奇幻熱潮的另一大功臣,它成功地逼真展現(xiàn)了《權(quán)力的游戲》里丹妮·莉絲的小龍們和《沉睡魔咒》里瑪琳·菲森的翅膀。但是當然,真正抓住觀眾的是內(nèi)在的故事和它們帶動的情緒上的起承轉(zhuǎn)合。
早些時候,在娛樂尚未被利基營銷細分的時代,寓言故事是適合每一個人的。無論是安東尼·德·圣艾修伯??里的《小王子》,還是莫里斯·桑達克的《野獸家園》,或是意大利小說家卡洛·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記》,雖然這些故事對成人和兒童的影響不盡相同,但它們卻可以感動所有年齡段的人。
隨著好萊塢的介入,這塊世代交替的大餅被饑渴地瓜分著,但這是一股難以捉摸的熱潮。由
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執(zhí)導(dǎo),
羅素·克勞和
詹妮弗·康納利主演的圣經(jīng)寓言
《諾亞方舟:創(chuàng)世之旅》就是一個不太成功的例子。且不說影片里石頭怪物天使感覺不像是出自《創(chuàng)世紀》,這部電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太刻板,也太易引起爭議,這讓有宗教信仰的觀眾或是主流觀眾都不好接受。相比之下,《沉睡魔咒》用幽默和感傷掩蓋了這個老童話的女權(quán)主義內(nèi)核,
安吉麗娜·朱莉扮演的邪惡女王在兩極間靈巧地游走。
這些冒險往往是巨大的,但這個世界又是如此復(fù)雜,這些故事所需要的除了創(chuàng)新和想象力,還有時間。兩個最偉大的例子——電影界的
《指環(huán)王》和電視界的《權(quán)力的游戲》雖然是完全不同的故事,但它們贏得觀眾的許多原因是相同的。
出色的演員陣容,扣人心懸的故事情節(jié),令人驚嘆的創(chuàng)造力……所有的一切都讓這些新世紀的“魔幻故事”加倍吸引人。但更重要的是,當怪物一樣的人為了權(quán)力搏斗,當美麗而善妒的王后們跨地域跨文化地勾心斗角,在榮譽和高貴比寶石和真愛還要稀有的地方——若是沒有龍或者仙女或者有神秘力量的劍,那一切聽起來都太像昨天的舊聞。但一旦有了它們,奇跡就發(fā)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