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必要嗎?觀眾也不是好欺負的
俗話說,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制片方“糊弄”觀眾也不是一回兩回了,但是口味越來越挑剔的觀眾也有不買賬的時候,制作成本高達4千萬美金的《太平輪》上下兩部總票房僅為2.45億元人民幣,其中《太平輪·彼岸》的票房僅為5100萬,面對如此慘劇,甚至有一些影迷表示“心疼吳宇森導演”。心疼過后,我們不禁要問大投資的影片必須拆分為上下兩部嗎。
在內(nèi)地制片商看來,也許很有必要?!短捷啞烦杀?000萬美元,《赤壁》是更高的7500萬美元,若單依靠內(nèi)地市場,兩片的票房分別要達到7.6億人民幣、14.3億人民幣才能止損,拆分為上下兩部無疑降低了回本難度。而精明的好萊塢則表現(xiàn)的更加理性,美國的新作品、原創(chuàng)作品很少被拆分,即便是投資高達2億美元(1997年)、片長194分鐘的《泰坦尼克號》。被拆分的大多是粉絲向嚴重的系列作品。
但系列作品本來就是將信息量大的原著進行拆分,每一部電影對應一本小說,而制片方利用原著的粉絲基礎、前作累積的口碑與人氣,蠻橫的將最終章拆分,這是有恃無恐的欺騙行為。《哈利·波特》的小說有7本,電影也該拍7部,如果說直接將第七部小說拍成一部電影會造成信息超載的話,拆分成上下兩部可以理解,但《暮光之城4》與《饑餓游戲3》完全沒有這么做的必要。
以觀眾的角度來看,一個完整豐滿的故事、愉悅的觀影體驗才是最重要的,將大制作一拆為二完全沒有必要。如果《太平輪》沒有被拆而是一個緊湊動人的故事,加上吳宇森導演的掌控能力與豪華的明星陣容,在如今的內(nèi)地市場上取得7.6億以上的票房完全不成問題。如果《饑餓游戲3》也只有一部,在《饑餓游戲2:星火燎原》的基礎上能夠邁一大步,賣到12億、13億美元票房也不是沒有可能。從這點上看,簡單粗暴拆分影片的行為并不總能帶來商業(yè)回報,而犧牲影片文本,消費觀眾熱情、忽視觀眾感受的行為也會反噬投資者,最終或許只能“用力過猛”,口碑和票房,一個都沒落著。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