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
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已經(jīng)初五咯,童鞋們年過的怎么樣?小編這廂有一禮,既然這個拜年有點晚,那就祝大家晚年幸福吧?。ㄊ謩踊?/p>
今天是大年初五,民間又叫“破五”,在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
其實對于初五吃餃子這樣的民俗,很多人不知其源。在中國破五的講法非常多:民俗專家們把這一天解釋為送年的意思,過了這一天,人們的生活就慢慢恢復到大年三十以前的狀態(tài)。
而“破五”吃餃子的來源就更多了,在民間傳說中,初五肩負著送窮神、接財神等很多重要的意義。舊時姜太公封自己的老婆為“窮神”,并令她“見破即歸”,人們初五為了躲避“窮神”,所以要貼福字破之,同時初五還是財神爺?shù)纳眨员狈綍?ldquo;元寶”餃子來迎財神。
姜子牙
餃子在民俗里這么多的含義,而在電影中作為頻頻出現(xiàn)的飲食符號,不同的作品中又有很多不同的解讀。今天正值破五之日,小電君就為大家盤點下,電影中那些不同“味道”的餃子們~
解救吾先生(2015)
王千源
這部電影中,悍匪張華這一角色完全逆轉(zhuǎn)了在《鋼的琴》中王千源的小人物形象,一個極盡油滑、陰狠還略帶神經(jīng)病氣息的超級反派在他的演繹下唯妙唯俏。事實再次證明:好演員是不會被角色壓制的,反之是在滲透的基礎上駕馭它。
而王千源最為影迷們稱道的一場戲,是在警察局中張華在警察的重重包圍中大吃餃子的段落。大快朵頤的他透露的是反派的癲狂和閑庭信步。
在張華的手中,餃子不僅是果腹的食物,還是一個犯罪分子嘲諷法律的武器,這場戲和《無間道1》中,“琛哥”在警察局里大嗑便當?shù)膱雒骖H為異曲同工。
陽光燦爛的日子 (1994)
《陽光燦爛的日子》
在姜文導演的鏡頭下,那個“鬧騰”的時代被陽光照得讓人真不開眼,就連餃子都充滿了荷爾蒙的味道。
對馬小軍來說,那個時代代表了自由。他可以隨隨便便翹課,溜門撬鎖到小區(qū)的任何地方也不會被發(fā)現(xiàn),因為大人們都在忙“鬧革命”。而就是這種“小偷小摸”,讓無所事事的孩子有了人生頭一回的成就感。
躺別人家的床、看別人的日記,當然還有吃別人家里的餃子都是一樣的,對一個孩子來說這種偷偷侵犯別的感覺實在是種特別的誘惑力,何況還有這么美麗的邂逅呢。
芳華 (2017)
《芳華》
又是那個火紅的年代,仔細想想幾乎所有描寫60-70年代中國的電影作品中,餃子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畢竟在彼時經(jīng)濟建設不發(fā)達的中國,民眾的衣食住行還十分單調(diào),一家能吃上餃子就已經(jīng)十分滿足了。
相比起普通老百姓,部隊的生活已經(jīng)是多姿多彩了。所以我們才能看到《芳華》中口味挑剔的女兵和體貼的為她煮掛面的劉峰。吃著一碗“餃子皮”的“活雷鋒”也是導演此時埋下的伏筆,暗示他懵懂的愛情。
暴雪將至 (2017)
段奕宏
段奕宏憑借電影中飾演的執(zhí)拗的保衛(wèi)科科長余國偉,拿下了東京電影節(jié)的影帝,這次獎項也算是實至名歸。畢竟是一個這么“軸”、這么“苦”的角色,實在很匹配老段的表演風格。
嫌犯宋軍
戲中的余國偉在追兇的過程中被來自各方的壓力扭曲,在飯館和嫌犯宋軍交鋒時,他的咄咄逼人逐漸展露了自己精神世界的崩塌。
在飯館吃餃子的宋軍,被余國偉逼迫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這餃子吃在肚里,都化成了緊張和恐懼。而殊不知余國偉只是迫切的想尋找一個讓自己解脫的真相,無論這個真相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
山河故人 (2015)
《山河故人》
在賈樟柯的電影中,他所呈現(xiàn)的世界總有著揮之不去的悲劇底色,《山河故人》也是如此。這也就是為什么他的電影總是不能賣座:大多數(shù)觀眾無法接受那種高度還原生活本貌的電影,畢竟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回避是大多數(shù)人都有的通病。
在電影中,餃子成為了多次出現(xiàn)符號,代表著家庭和親人對于“故人”這一主題,也是十分應景。畢竟味覺的記憶是尤其持久的,往往能把漂泊中的人拉回自己的歸途。
這里不得不提下賈樟柯的御用女主,也就是他的老婆趙濤,雖然沒有一張典型的美女臉蛋,但是透著一股中國女性的古典美,內(nèi)斂且自然,雖然在賈導的片子里多是刻畫小人物,但其實她的可塑性要比很多女演員更強。而作為導演的繆斯+伴侶,相必也為賈樟柯帶來了很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
鬼子來了 (2000)
《鬼子來了》
中國自古有送行飯一講?!豆碜觼砹恕分?,姜文給日本兵和翻譯官這頓倒是送行飯里最黑色幽默的。按照傳統(tǒng)的規(guī)律:送行飯吃著,劊子手磨好了刀,犯人的命就算走到了頭。而馬大三這頓過年吃的餃子,是送的沒頭沒腦。再加上日本人這句“大哥大嫂過年好,你是我的爺我是你的兒”, 驢唇不對馬嘴到了極致,這種黑白難分,錯落顛倒的效果,讓這出鬧劇更有玩味。
日本兵不懂餃子在中國傳統(tǒng)中的意義,這頓送行飯自然只剩聲淚俱下,遠不如那翻譯官吃的坦然。
歸來 (2014)
《歸來》
《尋夢環(huán)游記》跟我們說:記憶是人存在的終極方式。即便肉身不在,生命還會活在別人的回憶中。對于《歸來》中的馮婉喻,陸焉識就是那個活在心里的男人。
當陸焉識重返家庭后,回憶和現(xiàn)實產(chǎn)生了戲劇沖擊?;钤谟洃浝锏娜藖淼矫媲皡s形同陌路,這段扯不開理不清的情,在陸焉識的無微不至中漸漸回歸平靜。
終于在大年夜里,忘記丈夫容顏的妻子為陸焉識送來了一碗餃子。這無疑對于陸焉識來說是莫大的慰藉。即使不能再夫妻相稱,他的陪伴也終究能溫暖妻子的心。
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 (2016)
《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
《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延續(xù)了前作對于異鄉(xiāng)之人的刻畫,對于生活在國外的中國人來說,團圓經(jīng)常是個難以企及的夢。電影中吳秀波飾演的房地經(jīng)濟人daniel,為了拿下林平生老爺子的房子,從陌路之人到親如祖孫。不知不覺中反倒圓了老人家的合家團圓夢。
中國人講親情,但未必一定是血緣之情。何況對于遠在他鄉(xiāng)的人來說,能有人愿意和你說句貼己的話,就已經(jīng)是種幸福。“要是好孩子,才能請來到家里看電視”,對于林平生和daniel來說,這句話讓兩顆寂寞的心都有了溫度。
餃子 (2004)
《餃子》
誰說餃子一定是喜慶祥和的符號?這部港片里邊,你將看到的是前所未有的重口味餃子!
楊千嬅飾演的青青
在電影中,楊千嬅飾演的青青為了挽回婚姻,千辛萬苦找到了一種用嬰胎做餡所包的餃子,據(jù)說吃了之后能使人恢復青春……在香港恐怖類型片中,電影人們把各種食物玩兒了個遍,終于輪到了人肉餃子。但恐怖片背后往往都是悲情元素作祟,電影中的青春最后也為自己對容顏的執(zhí)著付出了代價。
看了這么多電影中的餃子。其實在破五這一天,除了吃餃子這個北方傳統(tǒng)外,各地還有不同的講究。比如在山東日照五蓮有個習俗叫“烙螞蟻爪”,其實就是炸年糕,要把年糕切成塊,放到鍋里炸后吃。據(jù)說,這意味著家里不會進來螞蟻。也就是希望通過這個習俗“防螞蟻入室”。
烙螞蟻爪
而在陜西,還有比較有特點的是吃攪團,說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東西都用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又說是“吃窮飯,除窮根”,也說”糊窮坑”、“填窮坑”。
攪團
在北方的習俗中,餃子是很金貴的食物。但南方的民俗中則完全不同,過年時會吃元宵和年糕,甚至在很多地方,無論是過年還是日常都完全沒有吃餃子的習慣。食物在民俗中只是人們對于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種精神寄托載體,所以無論吃什么都好,過年最重要的還是吃的舒服,吃的順心。
[1905電影網(wǎng)]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