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爾·李思恩特
1905電影網(wǎng)訊 戛納電影節(jié)舉辦在即,不過卻有一個令人感到遺憾的新聞傳來。當?shù)貢r間5月5日,戛納電影節(jié)的資深選片顧問皮埃爾·李思恩特(Pierre Rissient)昨日辭世,享年81歲。皮埃爾·李思恩特的死訊由遺孀委托法國導演貝特朗·塔維涅(Bertrand Tavernier)發(fā)布,塔維涅在推特上寫道:“李思恩特是個偉大的人,也是個電影愛好者,我們會永遠想念他。”
作為戛納的資深選片顧問、超級推手以及挖掘了簡·坎皮恩、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并且促成了胡金銓《俠女》戛納之行的伯樂,皮埃爾·李思恩特可謂是戛納的幕后功臣。皮埃爾·李思恩特1936年出生在法國巴黎,50年代,他和中學里的影迷朋友一起組織了著名的Mac mahonien 電影俱樂部,,對麥卡錫主義運動中黑名單上的美國電影了如指掌。他曾經(jīng)是戈達爾的拍攝助手協(xié)助拍攝了《精疲力盡》,后來又做媒體公關,藝術顧問、制片人,導演過兩部極私人化的作品。 最早以伯樂之身挖掘了簡·坎皮恩、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眾多后來的電影天才。
對于亞洲電影和中國電影,皮埃爾·李思恩特是毫無疑問的先鋒人物。他曾經(jīng)在歐洲推介唐書璇的影片《董夫人》。而在《俠女》之后,他還將泰國、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的未成名導演的優(yōu)秀作品帶到了歐洲。從1977年之后到1990年的這十二年時間里,他幾乎都是唯一對亞洲電影感興趣的西方影評人。對于中國,從1980年代開始,他開始關注張藝謀、陳凱歌那一批導演。在他的運作之下,《孩子王》成功地出現(xiàn)在了戛納的舞臺上。而在歐洲第一個推薦侯孝賢的導演,也是皮埃爾·李思恩特。參與戛納電影節(jié)的幕后工作40多年,被譽為整個電影節(jié)上唯一一位可以不憑借任何證件,身著一件寬松體恤,無論何時都可以在電影宮內(nèi)暢行無阻的獨一無二的人物。2002年,世界教科文組織授予他費里尼金獎,表彰他在整個電影生涯領域的工作。
[1905電影網(wǎng)]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