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很多80后、90后的電影觀眾接觸日影,或許不是小津安二郎、不是黑澤明、也不是是枝裕和,而會是巖井俊二。
《情書》、《關(guān)于莉莉周的一切》、《燕尾蝶》……他的這些作品無不影響了一代人,這代人慢慢長大,很多觀眾也能在一些后來其他作者的作品中找到巖井俊二的影子。
近年作品中,最難以令人忘懷的便是電影《七月與安生》中,電影末尾馬思純飾演的七月在雪地上仰頭望天的鏡頭,無不令人聯(lián)系到電影《情書》。當時,在《七月與安生》電影最后的字幕上,也特別感謝了導演巖井俊二。
《七月與安生》中馬思純仰頭鏡頭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其實《七月與安生》的監(jiān)制陳可辛和《情書》導演巖井俊二是多年來的好友。
這不,巖井俊二首部華語電影便請來了好友陳可辛擔任監(jiān)制,而陳可辛則為他邀請來了最信任的女演員之一,周迅擔任主演。
于是,這部《你好,之華》成了今年最受期待的“文藝大片”。
昨天,電影在北京電影學院進行了全球首映,主創(chuàng)悉數(shù)到場。小電君也看完了這部電影,不得不說,成片完全對得上這樣的神仙組合。
小電君被電影中的那種情緒牽動著,尋思了許久,依舊覺得影片中獨特的氣質(zhì),非常地巖井俊二。私認為喜歡的人會因為其中的情緒被擊中,不喜歡的人則會覺得略帶矯情。
乍一看上去,電影劇情非常像導演前作《情書》,但是看完電影之后,你會恍然發(fā)現(xiàn),新片《你好,之華》中雖然用到了《情書》中的“身份錯位”,但其實,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只是恰好使用了相同的載體——“信件”。
《情書》是導演當初聽到好友經(jīng)歷之后,有了靈感寫出的故事;而《你好,之華》,則是導演送給喜歡《情書》的中國影迷的禮物。
你好,之南
“我的電影里有很多錯過嗎?”這句話是當時導演巖井俊二在某活動中,反問主持人提出的“你的作品為什么總是有太多錯過”。
坦白說,《你好,之華》中不再是關(guān)于錯過的故事,而關(guān)于相遇。
片中,由周迅飾演的之華有個姐姐,叫做之南。之南早逝,在葬禮之后,之華看見了姐姐抽屜中的高中同學會的請?zhí)?,便代替姐姐出席。席間,她還遇見了當年高中暗戀姐姐的男孩,從而牽出了一段姐妹的青春往事。
這個故事因為一場相遇開始,牽扯出一系列非常微妙、隱忍,甚至帶一點曖昧的人物關(guān)系。這種關(guān)系背后,很多人物的身份其實都已經(jīng)進入到了婚姻之中,看起來帶著“偷情”的小情緒。這種細水長流、敏感的小關(guān)系,反而是在巖井俊二過往作品中鮮有看見的。
“距離非常近,在日本人看來,這個距離就有些微妙”。在一場戲里,之華和侄子坐在一起,關(guān)系近似母子一般。但是,這種距離狀態(tài)在導演巖井俊二眼中,充滿了新奇感。
因為第一次在中國拍電影,他才發(fā)現(xiàn)人與人距離原來那么不盡相同。當然,他本身就是一位心思細膩的人,直接把這些東西統(tǒng)統(tǒng)放進了這部電影中去。
有趣的是,除了把片場細節(jié)放進電影里之外,巖井俊二還“偷偷地”把自己放進了電影中去。“如果我沒有成為導演,秦昊飾演的那個作家可能就是這樣吧。”而胡歌飾演的角色則是他內(nèi)心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其實,這就是電影最微妙的地方。從下半場開始,電影的視角就從原來的周迅身上,轉(zhuǎn)到了以秦昊為代表的男性角色身上。
而此時,真正的女主角——之南才正式登場。
那么為什么電影不以“你好,之南”作為電影標題呢?用導演的話來說,“因為這部電影的敘述者還是以之華為主,那么就把之南的故事留到后續(xù)吧。”
在導演的口述中,小電君聽到了續(xù)集的可能性。
你好,周迅
其實,不管是之南,還是之華,對于這部電影來說,最大的驚喜則是女主角周迅。
坦白說,在這部電影中,讓小電君驚喜的地方便是周迅的演出。從電影《李米的猜想》之后,周迅飾演的角色一直帶著某種強大的“使命感”。即使是電影《我的早更女友》和《撒嬌女人最好命》,她的角色狀態(tài)依舊是“鶴立雞群”。
但是,到了電影《你好,之華》后,當周迅和飾演丈夫的杜江一起和父母打招呼離開,坐上私家車之后回到自家小屋。整場戲下來,一氣呵成,周迅帶著少有的煙火味出鏡了。
這一次,她終于演了一位簡單的主婦,演了她這個年紀中的普通人。
從《如懿傳》之后,周迅的狀態(tài)一直被“吐槽”。她自己也在采訪中說,一度因為看到銀幕上自己的皺紋,情緒崩潰,難過大哭。
鏡頭,或許是現(xiàn)在周迅最迷戀,也最害怕的東西。甚至從《如懿傳》到《你好,之華》的宣傳過程中,即便她能坐下來,和陳可辛探討衰老,但是她依舊沒有敢再接受太多的視頻采訪。
這一切對于周迅而言,似乎就是一個循環(huán)。當她30歲的時候,遇見了陳可辛,遇見了《如果·愛》,后來借此拿下了金馬獎和金像獎,成為那時候的四小花旦中最受關(guān)注和肯定的一位。
往后幾年,周迅似乎再也沒有接過多的作品,直到《李米的猜想》。
那時候,周迅把自己逼到一個境界,遇到年過30的恐慌感,生理和心理的壓迫感頻頻襲來。在拍《李米的猜想》時,周迅一直在逼自己,一場重頭戲下來,完全不能靠自己站起來,但她需要那種爆發(fā)力和撕裂感。
最后,周迅成功了,也成就了《李米的猜想》。時至今日,在很多人心中,《李米的猜想》都是周迅最好的作品。
用曹保平的話說,“我拍的時候,再把所有有表演痕跡的地方全部打回去,找到一種最紀實的狀態(tài)。”
而這,也是周迅在《你好,之華》的狀態(tài),對于喜歡周迅的影迷來說,這是一種久違的感覺。
在《你好,之華》中,周迅的戲份其實非常受限,她的身份更像是一個讀信的人,將那些故事娓娓道來,沒有多一絲的拓展。但是正因如此,周迅的空間反而被牢牢地局限住了。
但是,周迅跳脫出來了。
那也怪不得,陳可辛會說自己在看完成片之后,第一時間給周迅發(fā)信息,“我覺得你在電影里特別好看,和以前的電影不同,近乎是這些年我看到的你最好的狀態(tài)”。這種好看無關(guān)樣貌,關(guān)鍵是一種氣質(zhì),是周迅自己該面對的狀態(tài)。
有一年,周迅在金雞百花的領獎臺上,她曾經(jīng)說,“我步入影壇18年了,明天就是我36歲的生日了。”
其實,周迅從來不懼怕直面自己的年紀,只是害怕流言蜚語。
李少紅曾經(jīng)說:“她(周迅)是靠演戲和戀愛去認識世界的,這樣的演員對人生、對生活的體驗比較豐富,她是用自己的身體和人、世界肉搏。”
這一次,在《你好,之華》中,她用近年最好的狀態(tài),反擊了外界的閑言碎語。
當下,周迅或許依舊難以面對自己衰老的現(xiàn)實,她也明白,之后自己再也沒機會演那些少女的角色,但對于她而言,《你好,之華》中的之華,是打開她人生又一篇章最好的鑰匙。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