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迪斯尼電影《沉睡魔咒2》上映了。
鮑小姐本想著女王+公主的雙女主cp足夠有料,結(jié)果,看過電影的小伙伴紛紛表示,公主的戀愛腦實在氣人,反倒是安吉麗娜·朱莉扮演的女王瑪琳·菲森格外搶眼。
在電影中,瑪琳·菲森不僅要對抗反派,還要保護公主。一系列霸氣操作,強大的女王力,俘獲了一眾女性觀眾的芳心。
鮑小姐發(fā)現(xiàn),在近幾年的影視劇作品中,帶著女王氣質(zhì)的角色越來越討喜。
比如《冰雪奇緣》中,喜歡姐姐艾莎的人明顯要多于妹妹安娜。
在真人版《灰姑娘》中,凱特·布蘭切特飾演的后媽一角,也堪稱驚艷。
在電影《白雪公主與獵人》中,查理茲·塞隆飾演的皇后,雖然弒君奪權(quán),謀害公主,卻有著非比尋常的魅力。
不僅是影視劇角色, “女王型”演員也受到越來越多的的追捧。有意思的是,這類女演員的粉絲往往都是女性。
這從側(cè)面透露出一個信息,對于很多女性而言,比起做別人的小公主,她們更想成為自己的女王。
那么,什么是女王?
從外貌、形態(tài)、舉止上,能否總結(jié)出一些規(guī)律?
為什么有些人走女王風(fēng)格易如反掌,有些人卻顯得非常“迷”?
鮑小姐先為大家總結(jié)下成為“女王”的外在條件。
在慣常的印象中,女王要比公主更為年長。因此,幼態(tài)的長相顯然不符合女王的氣質(zhì),那么女王的成熟又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
被粉絲稱為“大魔王”的凱特·布蘭切特,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女王長相模板。
窄長的臉型、方正額、高眉骨,顴骨突出,所有的特征都指向于成熟。
她的眼睛不是圓眼或杏仁眼,窄長的眼型和壓低的眉骨,增強了眼部的聚焦感,給人一種凌厲的攻擊性。
和趙麗穎這種清純圓眼放在一起作對比,氣質(zhì)是不是完全不一樣?
日本女演員天海佑希在寶冢的時期,一直注重男役形象的訓(xùn)練,因此收獲了大批女粉絲。
劍眉星目,細長而挺直的鼻骨,儼然一副俊朗像。
窄長的臉型和端正的下顎角增添了幾分“正”氣。
因此,當(dāng)天海佑希離開寶冢后,越來越多氣場強大、獨立強勢的女性角色找到了她。
《甄嬛傳》中,甄嬛黑化回歸后,不僅妝容變了,更是擁有了幾分女王氣場。
鮑小姐感嘆嬛嬛不見了的同時,也在想為什么孫儷能夠?qū)⑷绱舜蠓床畹慕巧{馭的這么好?
和上面提到的兩位臉型有所不同,孫儷的臉型偏方。但她們?nèi)坏墓餐c是,下顎角清晰,展現(xiàn)出一種力量之美。
后期的眼妝也在刻意往“窄、長、挑”方面塑造,更添成熟感和攻擊性。
可以看出,女王長相首先是一種“去幼”。
在成熟感的基礎(chǔ)上,增加凌厲感和攻擊性,弱化嫵媚、柔美的女性氣質(zhì),為整體再添一份“王之正氣”。
近距離的女王氣質(zhì)靠長相,而遠距離的女王氣質(zhì)就要靠身材了。
“白幼瘦”可以用來形容蘿莉,形容公主,但是在女王這里則行不通。
鞏俐之所以能夠被稱為“鞏皇”,身材優(yōu)勢功不可沒。
從早年震驚戛納海灘的這張照片就能夠看出,鞏俐的骨架略大于一般東方女性。
良好的肩寬優(yōu)勢,能夠把具有設(shè)計感的白襯衫穿的隨意卻不松垮,而優(yōu)秀的腰臀比則突出了女性魅力。
鞏俐身高的官方數(shù)據(jù)是168cm,對于東方女演員來說不算矮。她的紅毯照片更能顯示出女王身材的特點。
略大的骨架和具有肉感的身材,往往能夠把夸張的服飾駕馭的更好,放松的姿態(tài)有一種俯瞰天下的霸氣。
英國女演員蒂爾達·斯文頓也是天生的女王代言人。
和鞏俐不同的是,蒂爾達·斯文頓并沒有前凸后翹的女性化身材,而是扁平、清瘦。
但是179cm的身高和優(yōu)秀的肩寬,讓她擁有了一絲男性氣質(zhì)。正是氣質(zhì)的模糊,讓她出演的女王角色總能獲得異常高的認可度。
不只這兩位,上面提到的凱特·布蘭切特的身高為174cm,天海佑希的身高為172cm,都是高挑身材。
所以,無論是豐滿緊致,還是清瘦中性,身材的曲線并不是影響女王身材的主要因素。身高和骨架優(yōu)勢,才是決定是否擁有女王身材的關(guān)鍵。
除了長相和身材,女王更是散發(fā)著一種“生人勿近”的氣場。
怎樣訓(xùn)練這種“生人勿近”的氣場?查理茲·塞隆在《艾倫秀》中是這樣教我們的:
“肩膀向下,伸直脖子。
然后只要露出殺氣就可以了。”
雖然是兩句玩笑話,卻將女王的氣質(zhì)很好的展現(xiàn)了出來。
“露出殺氣”這句話的重點,并不是說想要有女王氣質(zhì)就要心懷仇恨,而是一種堅定和無法磨滅的氣焰,女王要有一種“狠”勁兒。
當(dāng)然,拋開內(nèi)在談?wù)撆踅巧耐饷?,終究會落入俗套。
女王角色真正吸引我們的絕不僅是字面意義上的堅強、勇敢、聰慧、高貴、掌控欲。
在《沉睡魔咒1》中,瑪琳·菲森慘遭背叛斷翅,于是下定決心要找負心男報仇,暗下魔咒讓公主沉睡。
但是,當(dāng)她看到小公主如此天真可愛,又不忍心讓公主繼續(xù)受苦,反而承擔(dān)起保護公主的責(zé)任。
寬大的包容力和母性本能,讓這個角色更加豐滿動人。
在鮑小姐看來,所有的寬容和保護力都源于自身的強大、堅定,自己沒有力量的人,是無法去真正保護愛人的。
“王”是有征服欲和掌控欲的,女王也不例外。在電影《鐵娘子》中,有這樣一段話:
小心你的思想,因為它們會成為言辭;
小心你的言辭,因為他們會成為行為;
小心你的行為,因為他們會成為習(xí)慣;
小心你的習(xí)慣,因為他們會成為性格;
小心你的性格,因為他們會成為命運。
作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電影中的撒切爾夫人教會我們的,并不是如何擊敗你的對手,或者如何掌控一切,而是從自己出發(fā),先掌控自己。
女王角色一定會遇到競爭者、敵人、困境,在面對逆境時,她們首先會反思自己,想辦法掌控自己的人生,掌控欲是一種由內(nèi)而外的散發(fā)。
因為她們知道,想要征服天下,必先征服自己。
電影《女王》以戴安娜王妃去世為切入點,展現(xiàn)了事件發(fā)生后,民眾對于英國王室的不滿。
面對日益高漲的不滿情緒,在反復(fù)權(quán)衡之后,女王公開露面,發(fā)表了悼念戴安娜的講話。
“作為君主,應(yīng)該隱藏自己的感情,責(zé)任第一,個人第二。”《簡愛》教會我們?nèi)绾问捌鹱饑溃杜酢穭t教會我們?nèi)绾螘簳r放下它。
為責(zé)任而妥協(xié),永遠不會讓高貴和尊嚴失去色彩。
和傳統(tǒng)的概念不同的是,女王氣質(zhì)的動人之處往往來自于一種反差。
沒有一個人的性格是單一的,當(dāng)堅毅、勇敢讓我們覺得遙不可及的時候,黯然神傷、溫暖的一笑,反差帶來的真實感成了最打動人的東西。
在越來越多人的觀念里,女性不再是柔弱的一方。影視劇中,女性角色手腕強硬,類似于打怪升級的操作也在帶給觀眾爽感。
在這些影視劇作品中女性是聰明的、睿智的、有力量的。
這些女性也讓我們明白,與其久久苦等一個人給予自己安全感,不如選擇成長,讓自己擁有與時間和生活對抗的勇氣。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都想成為女王。
文 |岔道手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