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訊 “這些導演,將在未來發(fā)揮關鍵作用”。憑借《寄生蟲》在“奧斯卡”大放異彩的奉俊昊,在英國《視與聽》雜志中,選出了20位最值得期待的電影人。這其中,就包括中國導演畢贛和趙婷。
引言中,奉俊昊這樣說道,“我只想談談這20位導演已創(chuàng)作的電影,但最終,這不可避免地關系到電影的未來。就像當我們看王家衛(wèi)的第二部電影《阿飛正傳》時,我們可能已經(jīng)在腦海中想到了《花樣年華》。”
電影的發(fā)展和進步,不僅依賴于承繼與創(chuàng)新,更依賴于有時代烙印的每一代年輕電影人。他們的存在,不僅為電影史的推進貢獻力量,更將向世界展現(xiàn)出與前輩不同的出眾才華和充沛活力。
以下,筆者也列出了幾位在視聽語言和藝術創(chuàng)新方面獨具功力的中國青年導演,讓我們一起領略他們的魅力吧!
01
郭帆
這位80后導演,憑借堅韌不拔的勁兒和對科幻電影的執(zhí)著,硬是將劉慈欣筆下那個神秘迷人的世界搬到了大銀幕上。作為“硬科幻”的代表,劉慈欣作品改編的難度,眾所周知。可是郭帆做到了。原著中“有雅典衛(wèi)城上的神殿那么大,像無數(shù)根頂天立地巨柱”的等離子體光柱,在影片中得到了忠實呈現(xiàn)。
而大劉作品中大氣磅礴、汪洋恣肆的文風,也被郭帆在電影中以出色的視聽語言進行了還原。此外,在原著的基礎上,電影還涉及了針對個體命運和人類共同價值觀方面的闡述與討論。結尾處劉培強的自我犧牲,與各國運載車員齊心協(xié)力拯救地球的舉動,都升華了故事主題。
《流浪地球》無疑是現(xiàn)階段高水準的國產(chǎn)科幻,但正如郭帆所說,“中國科幻電影目前最主要的任務,是把基本功練扎實。”
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盡管目前國產(chǎn)科幻依然達不到《2001太空漫游》《銀翼殺手》《普羅米修斯》等經(jīng)典科幻電影的水準,但假以時日,憑借郭帆等優(yōu)秀電影人的努力,我們一定能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好的優(yōu)秀作品。
未來的路上,“小破球”,你一定會變得更好!
02
畢贛
再來說說畢贛。
這位被評論界稱為“阿彼察邦”式的年輕導演,來自于貴州小城凱里。沒有科班經(jīng)驗,卻以一部《路邊野餐》驚艷世界,畢贛的心里,住著一個夢幻般的故鄉(xiāng)。
在他的鏡頭中,時間是流動的,更是隨意變換的。人物的行動,會沾染時光流逝的痕跡,更能以具象化的方式向觀眾展現(xiàn)人與外界的交流、對抗和碰撞。
“山,是山的影子。
狗,懶得進化。
夏天,人的酶很固執(zhí),
靈魂的酶像荷花。”
喜歡寫詩的畢贛,將詩意溶于目光,再將目光投射在故鄉(xiāng)的山水中。于是,山水在光影交錯間有了記憶,更有了振聾發(fā)聵的力量。
《路邊野餐》如是,《地球最后的夜晚》亦如是。讓我們期待畢贛下部以“詩”寫就的作品。
03
餃子
與郭帆一樣,青年導演餃子也是憑借一部作品一戰(zhàn)成名。
《哪吒之魔童降世》,從默默無聞、預售僅占很小市場份額開始,到口碑發(fā)酵,觀眾競相買票入場,再到繞過“小破球”、榮登“中國影史票房”第二位,在所有目光的注視下,《哪吒》創(chuàng)造了諸多奇跡。
這背后為之付出努力和心血的餃子,更是功不可沒。
除卻還原了中國古代神話中“哪吒”的主要人物和故事線,餃子還創(chuàng)造性地加入了申公豹、海夜叉等角色,將悲劇性的宿命感創(chuàng)造性地改為了符合時代精神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引發(fā)了眾多觀眾的共鳴。
在當下的中國,我們需要更多《哪吒》,更需要像餃子一樣的導演。未來的國漫之光,就靠你們了。
04
文牧野
提到擅長現(xiàn)實主義題材電影的青年導演,文牧野一定位列其中。
盡管初出茅廬,掌鏡功力和節(jié)奏卻是非同一般的穩(wěn),他似乎天生就帶有一種能將普通故事變得“神奇”的力量。導演寧浩曾經(jīng)評價稱,“文牧野有一種很男性的浪漫,很陽剛,但又很深情。”
當這種浪漫深情,卻又帶著社會關懷的風格滲透在電影中,就使其超越同類型作品,成為了同時打動觀眾和市場的精品佳作。
這位年輕的導演,以實際行動告訴觀眾:以實打實的誠意和努力做電影,中國類型片的未來,一定可期。
05
路陽
羈旅之客,忠肝義膽,執(zhí)劍天涯。在路陽的鏡頭中,傳統(tǒng)武俠似乎煥發(fā)了別樣的魅力。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兼具古代名士和現(xiàn)代人追求獨立自由的特性。
更難得的是,他將“小人物的身份尷尬”和命運掙扎作為主線,在電影中貫穿始終,更以一位創(chuàng)作者的身份發(fā)出詰問,將對人性的探究融于文本,給予電影厚重和燦爛的底色。
兩部《繡春刀》后,路陽即將于明年推出新作《刺殺小說家》。
2021年春節(jié)檔,我們一起相約電影院。
06
韓寒
對于韓寒來說,當導演,似乎是同寫作一樣游刃有余的事。
從《后會無期》到《乘風破浪》,再到《飛馳人生》,韓寒還是那個“杯中窺人”的少年,還是以犀利目光打量世界的觀察者。盡管筆下的辛辣稍稍減退,對于公共議題的興趣、歷史的回顧與追憶、個體的自處與獨立,都是韓寒電影中永恒的話題。以寫作者的角度觀察世界,再以電影創(chuàng)作者的身份記錄并制作出來。
韓寒,是青年導演中獨具色彩的一塊七巧板。未來,韓寒將繼續(xù)把《三重門》《光榮日》等作品改編為電影,也將繼續(xù)自己寫作者和電影人的雙重身份。讓我們永遠祝福這位天才少年。
07
曾國祥
在他的電影中,周冬雨的每個表情動作都靈動萬分,有了別樣的風情和魅力。其實,在這個內心擁有一整個文藝世界的導演眼中,世間萬物所有的美,都是生機勃勃又值得被描摹和譜就的。
從安妮寶貝手中拿過《七月與安生》的文本,不出數(shù)月就將其改編為一部堪稱國產(chǎn)青春電影里程碑的電影,曾國祥的功力,可見一斑。直至《少年的你》,曾國祥更是將出色的藝術審美與鏡頭語言發(fā)揮到了極致。
是那樣一種天真浪漫的英雄主義,更是一種向世界發(fā)出挑戰(zhàn)的溫柔訴說。曾國祥,未來看你的。
08
忻鈺坤
沒有人會懷疑,忻鈺坤是游走在現(xiàn)實題材范圍內的懸疑高手。
一個普普通通的故事,可以在他的手中如同迷宮一般“草灰蛇線、伏脈千里”;更能環(huán)環(huán)相扣,給予觀眾一次又一次的心靈震撼。
如果說《心迷宮》是他交予外界的令人震撼的處女作,那么《暴裂無聲》就是他在故事情境之外深入剖析的“升級”之作。
在忻鈺坤的鏡頭中,故事永遠干脆、利落,力量感十足。更重要的是,所有在悲憫目光中被關懷和直視的小人物,都煥發(fā)著別樣和迷人的光彩。
在漫長的中國電影史上,第五代、第六代曾經(jīng)以卓越的電影成就聞名世界。然而,中國電影想要創(chuàng)造出更新更好的成績,還不斷需要新生力量的加入和貢獻。
除卻文中提到的幾位,郭柯、大鵬、蘇倫、周子陽、蔡成杰等青年導演也有不錯的表現(xiàn)。唯有不斷創(chuàng)新,讓青年導演發(fā)揮出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色,以更具國際視野的角度書寫中國故事,才能讓中國電影煥發(fā)新的生機,邁向更高峰。
讓我們共同期待這些青年導演的未來表現(xiàn)。
[1905電影網(wǎng)]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