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聲的告訴我,最新一期的《龍嶺迷窟》里,最帥的是誰?
沒錯,就是我們的——高·東華帝君·鷓鴣哨·偉光。
我本以為《怒晴湘西》里的鷓鴣哨就是這個角色的巔峰了,沒成想,高偉光又一次突破了我對這個角色的想象,我可以很負責(zé)任的說,高偉光的鷓鴣哨已經(jīng)不是遵不遵循原著的問題了,而是高偉光已經(jīng)賦予鷓鴣哨這個角色全新的生命了。
在最新的7.8.9集中,shirley楊大老遠的從美國來到了西北,恰巧碰到了胡八一他們,然后向他們講述了背后眼睛圖案的由來,也向他們娓娓道來了,她的外公,最后一位搬山道人——鷓鴣哨的故事。
扎格拉瑪族人世代被詛咒,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液中的鐵元素會慢慢消失,最后血液會黏稠成金色,而且呼吸會越來越困難,直至死亡,族內(nèi)一直有傳說,只有鬼洞族的至寶雮塵珠才能解除這種詛咒,恢復(fù)健康,為此千年來扎格拉瑪族人一直在尋找。
而鷓鴣哨作為扎格拉瑪族最后的搬山魁首,心中所求只有一事,找到雮塵珠,打破詛咒,為此他四處奔波。
從湘西古墓出來以后,不但沒找到雮塵珠,還搭上了師妹和師弟的性命,此時的鷓鴣哨可謂是心如死灰。
不過看到古墓墻壁上有關(guān)于雮塵珠的線索后,鷓鴣哨決定再次進行尋找,并且準備要拜了塵為師學(xué)習(xí)分金定穴之術(shù)。
因為此時的黑水城早已被埋藏在黃沙之下,只有摸金校尉的分金定穴術(shù)才能找到它的具體位置。
鷓鴣哨說明了來意后,了塵大師表示,如果想要拜師,那必須要立投名狀。
如果鷓鴣哨能夠在一處南宋兇穴中用摸金校尉的手段取得墓主的入斂之服,便收他為徒。
并叮囑他一定要牢記摸金校尉行內(nèi)的規(guī)矩——“雞鳴燈滅不摸金”。
在拜了塵為師的考驗中,導(dǎo)演對這一段進行大篇幅的描寫。
先是下墓,隨后點燈,準備開始褪下女士的服裝。
而此時,高偉光的動作干凈利落,一氣呵成,并且通過踢、打、捆、靠口技等等技巧,行云流水,讓觀眾有了極大的視覺享受,不由自主的感嘆一句“太帥了”。
雖然中途有過曲折,不過最后還是完成了了塵大師的任務(wù)順利拜師,可是分金定穴的功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練成的,而鷓鴣哨又急于求成,最后了塵便決定和他一起出發(fā),又半路碰到了一個美國神父,最后三人結(jié)伴探索黑水城。
除了一開始的考驗,在船上,為了救小孩,鷓鴣哨也是帥的不行,把子彈從俄國人的槍桿打進去,把槍直接打開花,就這身手,要說是神槍手都算謙虛了。
而到三人真正下墓的時候,鷓鴣哨也是一馬當(dāng)先,破解各種機關(guān),克服重重困難。
有很多人說,《龍嶺迷窟》不談別的,就看這幾集鷓鴣哨的表演就值這么多分。
其實,高偉光不光打戲出色,文戲也同樣如此。
在準備鉆天鎖的時候,鷓鴣哨的眼前突然浮現(xiàn)出死去的花靈和老洋人,這時候的鷓鴣哨深陷到曾經(jīng)美好的回憶當(dāng)中,而當(dāng)這個回憶被打破的時候,鷓鴣哨的那種悲傷和痛苦被高偉光詮釋的十分到位,緊接著擦干眼淚繼續(xù)履行自己的使命,鷓鴣哨的眼神又變得堅定和兇狠,既是為死去的師弟和師妹,也是為了自己。
這種短時間內(nèi)多層次變化的戲無疑是最考驗演員功力的,演不好就是大家說的面癱,演好了就像高偉光這樣,那種感染力無人能比,能把人看的眼眶濕潤。
有很多人說,高偉光在《枕上書》中表演的是面癱,沒有層次,全劇只有一個表情。
而看完《龍嶺迷窟》以后,我真的想說,有這種評價的人都應(yīng)該給高偉光道個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