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時光編輯部的@菲林迷失光影,找一個虛幻的可能。
網(wǎng)飛又雙叒叕出爆款了。
新片名叫《驚天營救》,主演是“錘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導演是《美隊3》《極寒之城》的動作指導山姆·哈格雷夫,編劇是《復聯(lián)4》的幕后功臣羅素兄弟。
《驚天營救》海報
它有多火呢?
上線四周,觀看用戶突破9000萬,刷新Netflix原創(chuàng)電影開畫一個月最高觀看記錄。
網(wǎng)飛立即考慮拍續(xù)集,并打算邀請“美隊”克里斯·埃文斯出演。
就影片質量來說,動作場面確實令人稱奇。
所有你見過的槍殺、掃射、格斗、飆車等暴力場景,應有盡有。
但遺憾的是,它仍沒有擺脫大部分動作片的硬傷——劇情薄弱。
到底怎么回事呢?我們往下看。(以下有劇透)
如果,你對該片的幕后主創(chuàng)有所了解。
就知道,這是一幫動作片狂熱愛好者。
雖然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山姆·哈格雷夫,羅素兄弟攜手打造的漫威初代英雄故事,已告一段落。
但他們依然在尋求更多新可能,《驚天營救》就是這一背景下的產(chǎn)物。
影片故事線,簡單明了。
在孟加拉國,印度毒梟和孟加拉毒梟勢不兩立,每天都想把對方一窩端。
一天,印度毒梟不慎攤上了牢獄之災。
這可把孟加拉毒梟樂壞了,立馬就綁架了印度毒梟的寶貝兒子。
這時,錘哥甩著一身腱子肉登場了。
他飾演一位飽經(jīng)風霜的雇傭兵,紅刀子白刀子出的事沒少干??傊X在哪,人在哪。
他是這起惡意綁架的破局者,領導派給了他一個新任務:16個小時內(nèi),救回印度毒梟的兒子。
一場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好戲,開始上演。
影片前半段,幾乎你看過的,所有荷爾蒙爆棚的動作場面,都有了。
一言不合就槍殺。
招招致命的近身搏斗。
腺上激素飛升的激烈飆車。
不僅如此,直升機、裝甲車也都就位。
這些停留在視覺刺激的場面,只是影片動作戲的第一個維度。
第二個維度,是沉浸感。
舉個例子,有一幕戲是錘哥前往某大樓內(nèi),尋找印度毒梟兒子。
由于樓下都是埋伏,二人只能在樓宇間逃亡。
這種戲,可能有的導演,會選擇多機位+花式剪切,營造緊張感。
但《驚天營救》是這么拍的↓
首先,鏡頭與主角同速移動,以第三視角呈現(xiàn)逃亡動線。
其次,鏡頭緊貼主角,在樓宇間同步跳躍、翻滾。
樓層間不同的高度、跳躍的難度,以及落地后的緩沖,僅通過一個鏡頭全部搞定。
隨后,鏡頭又在不同視角間切換,呈現(xiàn)逃亡的阻礙和難度。
導演用大量手持鏡頭,配合不同的視角切換,營造了身臨其境的錯覺。
這些技術層面的創(chuàng)新,讓動作有了連貫性。
它試圖打造一種360°無縫銜接的空間調(diào)度。
這就是所謂的沉浸感。
《驚天營救》是山姆·哈格雷夫的導演處女作,從動作戲層面來看,貌似各種看家本領都用上了。
還記得《極寒之城》里的8分鐘長鏡頭嗎?
查理茲·塞隆拳拳到肉的武打場面,就出自他的設計。
《極寒之城》長鏡頭
這次,山姆·哈格雷夫還在《驚天營救》中打了個醬油,飾演狙擊手G,出場沒多久就翹辮子了。
山姆·哈格雷夫
不過,《驚天營救》還是沒能避免,動作指導拍電影的通?。簞∏楸∪?/span>。
可能有人要說了,動作片看得爽不就行了?
但《驚天營救》都要拍續(xù)集了,提點更高要求,總沒啥不妥吧。
何況這還是漫威班底的作品,單就劇情來說,《驚天營救》的硬傷不少。
首先,人物符號化。
拿反派來說,導演的塑造方式,非常符號化。
反派平時沒啥愛好,就喜歡看人剁手指。
喜歡看警察,如何低三下氣的求自己。
喜歡看手下,怎么濫殺無辜,把小孩子從樓上活活拋下。
這種極端權力帶來的惡念,乍看確實讓人膽戰(zhàn)心驚,恐懼感油然而生。
但是對于背后的原因,或者兩大毒梟結下梁子的動機,卻交代的十分含糊,不夠形象、具體。
其次,動機刻意化。
以錘哥的角色為例,其設定是:開始一路高能,中途善性大發(fā),結局救贖人性。
挺俗套吧。
一個飽經(jīng)風霜的雇傭兵,什么場面沒見過。
怎么突然就對毒梟兒子動了情,要大發(fā)善心?
可能有人又要說了,
影片中不是用了“零星”幾個鏡頭,來交代主角曾經(jīng)有個6歲的孩子,因病去世嗎?
但兩個孩子,無論是外貌還是境遇,都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柔化主角出發(fā)點的動機,難道僅僅因為,拯救對象是孩子嗎?
這對一個,曾親手送走無數(shù)生命的人來說,并不可信。
拯救毒梟兒子,對他來說,就是一次平常的工作。
何況,他一意孤行的行為,也讓同伴和整個團隊,付出了代價。
那,主創(chuàng)這么設計的原因是什么?
我只能想到,編劇是出于豐滿人物弧光,才如此安排。
只是這動機的呈現(xiàn)方式,過于生硬、刻意了。
時光君大膽提出《驚天營救》的缺點,并不是苛刻。
而是希望,動作片能夠在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上,有更豐富的表達。
畢竟,動作片也是電影。
從創(chuàng)作者角度來說,我們希望動作片打得夠勁,也希望劇情講得圓滿。
從觀眾角度來說,一句“動作片打得好就行”,其實也是被逼無奈的“雙標”。
它看似在粉飾缺點,實際卻限制了動作片的發(fā)展。
如果《驚天營救》真的確定,要拍續(xù)集。
希望主創(chuàng)多花些心思,好好規(guī)避人設、劇情漏洞。
讓觀眾,看到它更多、更強的野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