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各地眾多戲院、影院關閉,但這并沒有阻擋藝術家們創(chuàng)作的步伐。近日,BBC播出了一部迷你喜劇《舞臺劇》(Staged),講述一場即將上演的舞臺劇受疫情影響中止運作,藝術家們克服困難,采用視頻會議等技術,努力繼續(xù)排練的故事。
全劇共6集,每集15分鐘,固定鏡頭、視頻視角,看似簡陋的畫面,卻蘊藏巧思,僅靠臺詞就撐起了整部劇。兩位英國“國寶級”男演員(《神秘博士》大衛(wèi)·田納特、《性愛大師》麥克·辛)的表演為該劇增色不少。IMDb評分8.7,爛番茄評分90%,豆瓣評分9.3。
劇集開篇,導演西蒙·埃文斯(亦是本劇導演)牽頭,聚集了一群演員來排練因疫情中止,原定于近期在倫敦西區(qū)劇院上演的舞臺劇《六個尋找劇作家的角色》,以期在劇院恢復開放時先發(fā)制人。因為疫情在家中閑得無聊的演員們,聽聞有機會云排練,很是興奮。然而,不同于面對面的現(xiàn)場排練,云排練效率低下,演員們會爭論誰的名字排在首位,會計較誰的哈姆雷特演得更好,會因為對方對臺詞時的口音而吵翻天,似乎任何一個小小的理由都能輕易打斷他們的排練,故事就這樣在演員們的嫌棄斗嘴、吐槽隔離日常以及應對各種突發(fā)事件中展開。
這部劇看似有些吵吵鬧鬧的散漫,其實是一部有想法、有設計的劇集。從排練作品《六個尋找劇作家的角色》的選擇上就可見一斑。《六個尋找劇作家的角色》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意大利劇作家路易吉·皮蘭德婁的著名劇作,講述了在某話劇劇場,導演與演員正在排練舞臺劇,突然闖入了幽靈似的“角色”一家人,他們自稱是被編劇廢棄的某個劇本中的人物,請求導演重新把他們的戲拍出來,以此獲得新生。這部作品以“戲中戲”的形式,平行地展開了兩個主題:“角色”一家人的故事,以及對戲劇本質的探討。發(fā)現(xiàn)了嗎?是不是很像我們看到的《舞臺劇》這個故事?同樣的“戲中戲”設定,一方面講述疫情期間演員們云排練戲劇的故事,一方面是對疫情下人們現(xiàn)實生活的觀照和探討。劇集本身與劇中戲相互映照,引人深思。
劇中還有一條很有意思的隱藏故事線——麥克和鄰居老奶奶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甚至從未露面,只通過大衛(wèi)和麥克的對話呈現(xiàn)。在大衛(wèi)吐槽麥克喝酒太多的時候,麥克向大衛(wèi)炫耀了自己用空酒瓶坑鄰居奶奶的事兒。不料麥克反被老奶奶抓包,老奶奶以此“脅迫”麥克幫助她處理“圖書館還書”等各種瑣事。一天,麥克發(fā)現(xiàn)老奶奶久不應門,原來她生病了,需要送醫(yī)院。這個只存在于對話中的故事,隱晦地描述了疫情期間獨居老人的生存問題。
該劇畫面采用雙屏或多屏模式,呈現(xiàn)出視頻會議的觀感,鏡頭更是直男的“死亡視角”,懟臉拍法,鏡頭里蓬松糟亂的頭發(fā)、隨意的家居服??呈現(xiàn)出生活的真實質感。此外,劇中還有很多空鏡頭,讓我們可以一窺英國疫情期間的現(xiàn)實場景,如,空無一人的皮卡迪利廣場,關了門的萊斯特廣場,被鴿子占領的海德公園,跑進院子里的小山羊??側面反映了疫情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誕生的眾多新形式劇集中,《舞臺劇》無疑是成功的。這部劇的高明之處在于,從自身遭遇的“小切入點”出發(fā),以嬉笑怒罵的喜劇形式,折射出疫情對人們生活造成的影響;而那些被疫情籠罩的人們,也因為這些嬉笑怒罵獲得了繼續(xù)前行的勇氣,這可能就是喜劇的高級形式。
不再錯過精彩文章,歡迎將“綜藝報”設為“星標”
購買請見微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