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撰稿人@駱白蔻
電影取代了一個與我們愿望更融洽的世界
2009年9月29日,電影《風聲》上映。
海報上那句“風聲之后,世間再無傳奇”吸引了很多觀眾去電影院觀看。
時間證明了它沒有說錯。
乃至11年后的今天,《風聲》依舊是難以被超越的國產(chǎn)諜戰(zhàn)佳作。
21世紀的最初十年,“諜戰(zhàn)”是最流行的影視劇類型之一。
《暗算》《潛伏》等優(yōu)質作品培養(yǎng)了觀眾的興趣,也養(yǎng)刁了觀眾的口味。
《暗算》
寫完《暗算》后,作家麥家又開始著手于《風聲》的寫作。
傳聞這個故事來源于某大學教授父輩的真實經(jīng)歷,麥家與之對談后遂開始潤色撰稿。
《風聲》的小說完成后,首發(fā)于《人民文學》雜志。因其一氣呵成的文風,《人民文學》居然破例沒有連載,而是在月刊上一鼓作氣地登完了整本小說。
很快,《風聲》便售出了影視版權,成為各導演爭相改編的香餑餑。姜文、馮小剛都曾有過意向,但最終導演權花落陳國富與高群書。
中國臺灣導演陳國富,是90年代新主流電影運動的開創(chuàng)者。之前最著名的作品是都市喜劇《征婚啟事》和恐怖片《雙瞳》。
中國大陸導演高群書,擅長懸疑偵破風格,拍攝的電視劇作品較多。其中包括神劇《命案十三宗》和《征服》。
如此陣容的混搭,倒是讓《風聲》在類型上不走尋常路。
電影《風聲》的主線很鮮明:因軍政人員頻繁遇刺,汪偽政權的特務處長疑心有內鬼。后來他得到準確情報,地下黨“老鬼”早已混入剿匪司令部。他要在幾名嫌疑人中找出誰是潛伏者。
顯然,國慶獻禮片《風聲》是一部主旋律諜戰(zhàn)片,但它卻運用了懸疑偵探片的拍攝方式。
全片的絕大多數(shù)場景拍攝于封閉別墅裘莊內。特務處長王田香(王志文 飾)和日本軍官武田(黃曉明 飾)以開會之名,把五名嫌疑人帶至裘莊進行秘密審訊。
裘莊依山傍海,三面是懸崖,高高的吊索橋是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
別墅內部房間眾多、封閉性強。五名嫌疑人紛紛入住,對危險渾然不覺。
裘莊不能不讓人聯(lián)想到本格推理片中的“暴風雨山莊”模式。
主角團被困于一個與世隔絕的閉塞空間內,因各種主客觀原因而無法自由出入,只能在原處坐以待斃。
除了增添懸疑氣氛,還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環(huán)境反襯主角們逐漸崩潰的心理狀態(tài)。
正如片中所說,“只有死人才能離開裘莊”。
《風聲》中亦沿用了偵探片的另一熱門設定:“無人生還”模式。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無人生還》是這一模式的鼻祖,十個看似無辜的人不斷離奇死亡。
《風聲》中的五名嫌疑人也面臨了“無人生還”的險境。按武田和王田香的想法,這群人看起來很好搞定,只要對他們逐一折磨,總能抓到“老鬼”。
但因線索有誤,侍從官白小年(蘇有朋 飾)率先被折磨致死。
軍機處長金生火(英達 飾)精神崩潰、掏槍自殺。
范圍進一步縮小,只剩剿匪隊長吳志國(張涵予 飾)、譯電組長李寧玉(李冰冰 飾)、收發(fā)員顧曉夢(周迅 飾)三人。
武田不斷施壓,最終三人也面臨死的死、殘的殘、傷的傷的結局。
《風聲》聚焦于抓臥底,可對標于偵探片中的抓兇手。
偵探片中的暴力主要體現(xiàn)在兇手殺人的方式,或心狠手辣或完美做局的殺人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心理。
《風聲》中的暴力則體現(xiàn)于各種酷刑。電刑、拔指甲、坐老虎凳、鋼針刺穴……多種刑法在銀幕上輪番展示,頗有邪典電影的意味,也挑戰(zhàn)了觀眾的承受能力。
陳國富導演對此的解釋是:“首先這些都是為了配合劇情,這些酷刑在影片中對劇情會產(chǎn)生微妙的影響。另一方面,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中國人所作出的犧牲,忍受的痛苦是世人難以想象的?!?/p>
可以說,《風聲》是一部類型混搭之作。它的內核是諜戰(zhàn),但加入了懸疑偵探片的不少元素。這讓全片都凝聚在一種濃濃的懸疑氛圍中。
主旋律電影向來流行全明星陣容,“數(shù)明星”是樂趣之一。
《風聲》讓觀眾津津樂道的群星卡司,也貢獻了令人難忘的高光群戲。
甫一開片,段奕宏扮演的汪偽官員就“未聞其人、先聞其聲”地登場。他前來游說重要人物與他們合作,語氣軟,態(tài)度硬,始終帶著三分笑意,卻給人肅殺之感。
他很快被劉威葳飾演的地下黨暗殺,后者也很快被王田香抓獲。
受極刑后的她一改之前的冷靜從容,雙眼透露著恐懼與絕望。
吳剛扮演的六爺點頭哈腰地登場,他是司令部特邀的施針師,善用鋼針刺穴的刑法,并成功讓地下黨招供“老鬼”的存在。
手段的殘忍和面目的慈祥形成鮮明對比,突出這一笑面虎的冷酷。
至此,《風聲》僅僅開始了10分鐘,就鋪墊出波詭云譎、黨派相爭、你死我活的局面。
這幾位綠葉演員的點綴,也為后續(xù)劇情做好了鋪墊。
至于五位嫌疑人的性格,可以在裘莊的第一場群戲中看出一二。
王田香暫時未挑明內鬼一事,把密電推給他們破譯,眾人態(tài)度值得玩味。
擅長攀關系的金生火情商高、態(tài)度好,馬上接過密電逐一問各人意見,擺出一副不愿得罪任何人的態(tài)度。
英達扮演此類角色有先天優(yōu)勢,他的外形給人一種圓滑通透又討喜的感覺,適合出演工于心計的“老好人”類型。
有后臺的白小年對此嗤之以鼻,他眼睛也不抬一下地修著自己精美的指甲。一個傲慢清高、注意外表又有靠山的形象瞬間立了起來。
蘇有朋接下這個戲份并不吃重的角色,為的就是證明實力、扭轉刻板印象。
為了賦予這個陰柔角色更多底蘊,他還特意學習昆曲。
吳志國是個只會打仗的“粗人”,因功勛赫赫而恃才傲物。
他直言不諱地講:“我對這事(破譯密電)不感興趣?!碑?shù)弥隰们f待幾天,他又開始沖著王田香發(fā)脾氣。
張涵予擅長的“硬漢柔情”戲路,在《風聲》中得到充分發(fā)揮。如果說前半段受刑是錚錚鐵骨,那么末尾處的復仇與重逢則凸顯了他的人情道義。
李寧玉和顧曉夢是兩種渾然不同的狀態(tài):前者是為情所困的高材生,對工作認真但始終心事重重;后者出生于背景深厚的家庭,在司令部一直是半醉半醒、游戲人間的態(tài)度。
李冰冰和周迅也憑借《風聲》拿到了第46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由于兩人的姐妹花演繹極為出彩,所以當年影后之爭也非常激烈。最后由李冰冰折桂。
對黃曉明而言,扮演最大反派是一項挑戰(zhàn)。因為在《風聲》之前,他演的都是單一的正面角色。
但他還是扛住了武田一角,一個層次豐富的反派:既有對家族式微的不甘心,又有隨波逐流的平庸之惡。藝術品位高貴優(yōu)雅,行事風格狠戾下作。
實力派演員王志文的王田香一角,亦不是一壞到底的臉譜化反派。
對上,他阿諛奉承;對下,他陰險狠辣,一切只是為了亨達官運。
王田香稍微人性化的一面,就是對顧曉夢的微妙好感。
總的來說,演員齊齊飆戲,看爽的是觀眾。
《風聲》的成功,關乎諸多因素。
劇本的成功、拍攝的考究、演員的努力,缺一不可。這也是它難以被同類作品超越的原因。
《風聲》正在影院重映,是時候去電影院重刷一次了。
承包全年IMAX電影票
萬達電影×新周刊
萬達電影聯(lián)合新周刊,在影院復工初期搞了一個事情!
點擊下圖二維碼,參與#你最想去電影院看哪部復映經(jīng)典片#話題討論,公屏上提名你期待已久的,就有機會獲得全年雙人份IMAX電影票(共5份:每份2人,每人24張)。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豆瓣及網(wǎng)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lián)系我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