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內(nèi)地院線。
影迷奔走相告:
過年了!
好消息一個接一個,新片陸續(xù)宣布定檔。
一部引進片即將登陸院線,重出江湖——
絕地戰(zhàn)警:疾速追擊
一棵獨苗。
是上映周唯一的好萊塢新片。
全球票房收獲超4.19億美金,成功衛(wèi)冕2020開年至今全球票房冠軍。
爛番茄爆米花指數(shù)96%,還被CinemaScore觀眾評為A等級。
等等,你完全沒聽過?
那往你童年再回憶回憶。
說到底,這又是個妥妥的暴露年齡爺青回系列。
導演、演員,都是熟面孔——
1994年,邁克爾·貝還是個不知名的MV導演。
“史皇”威爾·史密斯初涉影壇,馬丁·勞倫斯名不見經(jīng)傳。
憑借過人天賦,兩人被“爆炸貝”相中。
《絕地戰(zhàn)警1》就這么橫空出世。
一部投入僅2300萬美元的處女作,最終創(chuàng)下全球1.4億美元的票房佳績。
堪稱黑馬中的黑馬。
導演和兩位主演輝煌的職業(yè)生涯,也就此開啟。
威爾·史密斯因在本片中大放異彩,后續(xù)又接下《獨立日》《全民公敵》《黑衣人》等影片,進化成了“史皇”。
03年,三人再度合作的《絕地戰(zhàn)警2》,一躍成為好萊塢動作熱門IP。
17年后,系列第三部登陸內(nèi)地。
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01
這個系列最被津津樂道的兩個鏡頭——
一是,飛機低空飛過邁阿密的大牌子。
另一個就是,兩位主角并排站起的旋轉(zhuǎn)慢鏡頭。
到了這部《疾速追擊》,致敬是顯而易見的。
城市還是邁阿密。
這段搖臂仰視長焦,除了飛機飛過的角度不同。
幾乎和當年一模一樣。
只是人,已不復當年。
(主要是某人憋不住要發(fā)福。)
第一二部中,倆人個性反差鮮明:
麥克(威爾·史密斯 飾)雷厲風行,是個風流倜儻的富二代公子哥。
馬庫斯(馬丁·勞倫斯 飾)則優(yōu)哉游哉,是個老實巴交的鐵憨憨“妻管嚴”。
而在《疾速追擊》里,這對邁阿密好兄弟,已人到中年。
中年什么意思。
你心里想快,你腳下慢了。
你有所堅持,也有所放棄了。
麥克仍身手矯健,可多少有點跟不上年輕暴徒的速度。
馬庫斯更慘,不戴上老花鏡,連槍都能接丟。
這對曾經(jīng)的傳奇搭檔,麥克壯志不見,馬庫斯卻只想退休回家?guī)蕖?/span>
眼見兩人就要分道揚鑣。
一起街頭槍擊案中,麥克遭神秘組織暗殺,暗殺的范圍還擴散向兩人的親朋好友。
這下“嘴炮二人組”坐不住了。
如何解決危機,實現(xiàn)反殺?
不如來聊聊這經(jīng)典IP的“三板斧”。
02
《絕地戰(zhàn)警1》中,有一幕給Sir留下深刻印象。
相信你猜到了,就是——
嘣!
都知道,邁克爾·貝慣用爆炸、廣角、慢鏡。
要不怎么人稱“爆炸貝”?
用慢鏡展現(xiàn)激烈動作戲,已經(jīng)是常規(guī)操作。
△ 上圖:《絕地戰(zhàn)警2》下圖:《絕地戰(zhàn)警:疾速追擊》
但,為什么偏偏他拍的爆炸戲,能自成一派?
Sir覺得,因為邁克爾·貝的作品中,爆炸不是目的,是手段。
舉個例子,還是《絕地戰(zhàn)警1》這場戲。
為了阻止犯罪分子向自己開槍,進而跑路,馬庫斯靈機一動,朝著飛機旁的油罐開槍。
油罐爆炸后燃起大火,成功阻止了反派。
在這里,爆炸不光為炫技。
它為動作邏輯添了一筆巧思,讓結(jié)果更合理化。
《疾速追擊》同樣延續(xù)了“賣拷貝”的爆炸美學風格。
即,借力打力。
為了削弱黑幫分子的攻擊,直接轟掉樓梯。
而反派為了搞死麥克,直接炸掉貨車,這才有了麥克的驚天一跳。
這源自于兩位新人導演阿迪爾·埃爾·阿比和比拉勒·法拉赫,正是這個系列的忠實粉絲,“爆炸貝”的迷弟。
他們不但接下偶像的衣缽,延續(xù)了火爆炸裂的風格。
還有機會和偶像合作。
邁克爾·貝在新片中,也作為客串角色出現(xiàn)。
除了爆炸,這部系列作品還有另一隱性武器。
第二板斧,原始的鏡頭質(zhì)感。
還記得當年看《絕地戰(zhàn)警2》,僅一個鏡頭,就讓Sir立馬get到硬核感。
麥克和馬庫斯強攻反派老巢,解救人質(zhì)。
裝載了炸藥的遙控車,瞬間解決敵方部分火力。
仔細看(畫面右上角),滾滾濃煙中,有斷肢在飛。
借粗糲感詮釋暴力,實現(xiàn)一種放大了的真實。
《疾速追擊》同樣延續(xù)了這種粗糲質(zhì)感。
小有驚喜的有兩場戲:
一是影片開頭,在一所監(jiān)獄的洗衣房中。
墨西哥女毒販手起刀落割斷獄警的脖子,與此同時自己假扮獄警,成功越獄。
其他人趕到現(xiàn)場時,只聽到洗衣機的水聲。
湊近一看,哪是什么水……
竟是獄警的尸體,不斷被血水沖刷。
這一幕帶來的沖擊力,來自于對血腥的原始呈現(xiàn)。
另一驚喜是,二人組與反派上演一場絢麗的追車戲。
烘托出邁阿密的霓虹氣質(zhì),畫面炫彩艷麗。
然而,物欲橫流、罪犯猖獗才是這座“絕地都市”的真實背景。
幫派分子徒手撿手雷,反手扔向麥克。
這段動作一氣呵成,又出其不意,幾秒鐘就讓你回憶起,十多年前看第一部那血脈噴張的真實感。
至于第三板斧?
自然是“嘴炮二人組”的互懟兄弟情。
在青年的新導演眼里,中年人的幽默該怎么玩?
03
麥克馬庫斯這對好基友,表面看還那樣。各種不負責任的中二嘴賤。
炫酷的保時捷,仍然是他們殘留的青春。
但往下畫風就一變……
一個仍然得體地下車,顯示出保養(yǎng)過關的身材。
另一個馬上開始掉鏈子,車門一開,豪車被蹭。
中年男觀眾看到這必然忍俊不禁,幸好老婆不在場。
和第一部一樣,再次不爭氣地“擦槍走火“”,那種事事不趕趟的感受……直接看馬庫斯表情。
這是執(zhí)行什么牛叉任務?
不,他們只是趕去醫(yī)院,迎接馬庫斯的孫女降生。
這次的笑料,主要在案子和罪犯之外的中年生活上,起梗。
但絕非純爆米花的笑料。
反而帶點尬,帶點自嘲與不甘心。
正如《絕地戰(zhàn)警2》兩人一出場,仍然會不甘心地自帶《Bad Boy》的BGM,完全不理會現(xiàn)場的年輕人,到底能不能get到這old school的節(jié)奏。
這一次,帶點色的笑料也不缺。
只是年輕時開車,那叫調(diào)皮。
中年時候開車,下限變成了……別油膩。
上一部,倆人為了潛入停尸間查案,為了躲避工作人員。
馬庫斯臨時躺在一大波尸體旁邊。
除了停尸間名場面,另還有馬庫斯cos雕塑。
行,你年輕,想怎么騷怎么騷。
但到了這部,開嘴炮必須清爽,必須一點就透:
為了不牽連其他伙伴,掙扎的邁克決定獨自面對反派。
結(jié)果馬庫斯不但跟著上了飛機,還深情“告白”——
We fly together, we die together
(要飛一起飛,要死一起死)
倆人去夜店查線索,馬庫斯跟哥們兒吐槽夫妻生活不和諧,卻忘了對講連通整個行動小組,鬧了笑話。
我這鐵樹已經(jīng)好久沒開過花了
熟悉這系列的影迷,不僅能輕易get笑點,還能體會其中暗藏的一抹小滄桑。
一個,是十數(shù)年堅持以“年輕無極限”要求自己的中年麥克;
一個,是正拖家?guī)Э凇⑸嫌欣舷掠行〉闹心犟R庫斯。
誰都能對號入座,找到幾代人唏噓的理由。
所以去電影院看它。
一個是沖著合格的好萊塢娛樂片,解壓、放松;
一個是沖著情懷,體會自己這十余年的人生余味。
當你看見麥克在曼哈頓的街頭狂奔,幾乎體力耗盡;
當你發(fā)現(xiàn)馬庫斯不得不帶上老花鏡,才能瞄準敵人射擊;
你一定會想到自己。
(Sir由于長期看電腦,已經(jīng)有點輕度老花)
當它的主題。
從“我青春我無敵,我的身體燃爆你”。
變成了“我中年,我盡力,掙扎好幾把都爬不起”。
△ 上圖:《絕地戰(zhàn)警》下圖:《絕地戰(zhàn)警:疾速追擊》
你一定會收獲不一樣的感動。
那,除了感動之外呢?
除了感動之外,這個時代仍然有一些老詞,值得老家伙們?nèi)ホ`行。
在麥克和馬庫斯這里,就是正義和公平。
△ 上圖:《絕地戰(zhàn)警》中下圖:《絕地戰(zhàn)警:疾速追擊》
影片海報上的話,土是土。
“老鐵一生一起走?!?/span>
其實,老鐵什么意思。
吃喝玩樂不是老鐵。
嘴上不說,心里的念頭卻一樣,關鍵時刻的決定也一樣。
才是老鐵。
8月14日,約上好久沒見的老鐵,帶上各自的孩子,讓他們看看:
叔叔們當年,那是有多糙、多狂、多不乖。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