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行節(jié)約,居安思危!當前餐飲浪費現(xiàn)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北M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作為有著十幾億人口的大國,解決老百姓的口糧是天大的事情。中國歷來高度重視糧食安全。新中國成立以來,用占全球7%的耕地養(yǎng)活了近20%的人口,從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生產連續(xù)十六年豐收,實現(xiàn)了由“吃不飽”到“吃得飽”再到“吃得好”的歷史性轉變。如今,中國人早已不再為吃不飽而發(fā)愁。哪怕今年遭受新冠肺炎疫情,中國老百姓的餐桌也并未受到太大影響。
可是外部環(huán)境復雜多變,據央視8月3日消息,聯(lián)合國發(fā)布報告稱,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世界面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全球今年將新增1.3億饑餓人口,將有6.9億人處于饑餓狀態(tài)。這表明糧食安全仍是全球面臨的重大難題。我們必須要有危機意識,時刻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
從內部來看,我國糧食浪費現(xiàn)象非常嚴重。有數據顯示,中國人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一年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一生致力于提高水稻產量的袁隆平院士對浪費現(xiàn)象痛心疾首,“我們科研人員辛辛苦苦,哪怕每畝水稻產量提高5-10斤都非常不容易,可是這些糧食卻被白白地浪費掉了,比用刀扎我的心都要痛?!睂τ谌丝诙?、資源短缺的中國而言,哪怕我們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也絕不能容忍這樣的奢侈浪費。若不厲行節(jié)約,再多的耕地、再高的糧食產量也經不起無盡的揮霍。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鼻趦€節(jié)約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可日漸富足的生活讓一些人忘記了勤儉,不屑于節(jié)約。從2013年起,全國就開展了“光盤行動”,目的就是為了減少“舌尖上的浪費”??墒?,每年餐桌上的浪費仍然巨大。由此可見,糧食安全意識仍未深入人心。
糧食安全,人人有責。要減少“舌尖上的浪費”,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增強糧食安全意識,從我做起,切實培養(yǎng)節(jié)約習慣,樹立餐桌文明理念。要倡導按需點餐、餐后打包等文明行為,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光盤”為榮的氛圍。餐廳也不妨主動設置“不剩飯,不剩菜”等溫馨提示牌,推出“光盤餐具”“半份餐”等服務,推動 “光盤”成為“新食尚”,培養(yǎng)健康文明的消費觀、生活觀。
同時,“光盤行動”不能止于倡導階段,還要通過加強立法,強化監(jiān)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比如,全國文明城市的評選標準中,能否對餐桌文明作出具體要求。再比如,能否出臺專門的反糧食浪費的法規(guī),讓一些餐廳實施“浪費糧食以克計價”的罰款能夠師出有名,通過法治減少浪費行為。
(來源:廣州日報 譚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