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細田守,相信咱們熟悉日本動畫的盆友們,腦海中總會竄出許多印象:
是[數(shù)碼寶貝大冒險:我們的戰(zhàn)爭游戲!]中奧米茄獸亮相的瞬間。
也是[穿越時空的少女]那句:“我在未來等你”。
當(dāng)然還有[夏日大作戰(zhàn)]那經(jīng)典的瞬間:
他的動畫電影總給我們別樣的感動。
而今日,細田守的最新電影[未來的未來],登陸大銀幕。
我們也有幸采訪到了這位可愛的動畫導(dǎo)演,問了他幾個問題。
■ 您拍攝動畫的時候,是否會使用故事板/分鏡圖,都是自己畫嗎?[未來的未來]的故事板大概有多少,耗費了多長時間?
細田守:全部都是自己畫的。
用了大概10個月。故事板分為A~E部分,頁數(shù)418頁。
■ [未來的未來]這個新穎的故事,靈感來源于哪里?為什么會選擇一個四歲的孩子作為影片的主角呢?
細田守:靈感來源于我自身的體驗,寶寶出生后我兒子的反應(yīng),我一直在想他會以怎樣的方式接納剛出生的寶寶。
但我兒子覺得自己的愛被搶走了,在地上直打滾。
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人的本質(zhì),愛被搶走后的人的姿態(tài),我感覺看到了人類赤裸裸的靈魂。
所以,我就想在世界電影史上留下這樣一部描寫4歲孩子靈魂的作品,我覺得這是很有價值的一件事。
■ 影片當(dāng)年在戛納放映,反響如何?
細田守:坦白說是自己也是很驚訝的。
不只戛納,許多國家地區(qū)的人看完這部電影之后都能看懂它想要傳達的內(nèi)容。
沒想到這樣小規(guī)模的、刻畫日常生活的電影能在世界各地引起共鳴,也許是因為刻畫的題材是世界共通的吧。
■ 您是否覺得動畫會比真人電影更容易突破文化的隔閡?
細田守:最近都不區(qū)分動畫和真人版了,不把他們作為不同的種類,在電影節(jié)中這樣的情況也變得很普遍了。
但不只限于動畫和真人版電影,我認為一部作品之所以能更容易地突破文化的隔閡,是因為其中有著全世界人們都能感同身受的大主題。
■ 當(dāng)初是什么人或是什么動畫,讓你想要成為一位動畫師?
細田守:最早有印象的動畫是美國的《貓和老鼠》,還有《白蛇傳》、《安壽和廚子王》等,記憶中看了很多類似這樣的中國風(fēng)作品。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做手工。
上小學(xué)高年級的時候,會買一本叫《Animage》的雜志,有個《岡田英美子與鈴木伸一的動畫私塾》欄目,介紹怎么自己制作動畫。
看了那個我就想,原來自己也可以做動畫啊,那一定要做做看。于是就像是做手工一樣做起來了。
■ 能不能聊一聊日本動畫,尤其是動畫長片的現(xiàn)狀?
細田守:我覺得情況一年比一年晴朗。
在年度總票房里,動畫電影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動畫千姿百態(tài),有面向孩子的,也有面向粉絲的,還有面向大眾的,我覺得現(xiàn)在動畫正處于在各方面努力的過程當(dāng)中。
■ 影片終于在中國要上映了,有什么話想對中國的影迷說?
細田守:
11月6日,[未來的未來],喜歡細田守導(dǎo)演,喜歡日本動畫電影的小伙伴們,可別錯過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