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易小星導演。國產喜劇。臨時提檔。熟悉中國電影市場的觀眾,很難不在面對這樣三個標簽時聯(lián)想到“爛片”的味道。
不過,集結上述三大“必爛”標簽的《沐浴之王》,卻以6.6分的豆瓣評分令懷揣刻板印象的你我瞬間“真香”。已然突破兩億、同檔期獨孤求敗的票房佳績,也用觀眾誠實的投票印證著其提檔策略的成功。
歷經首部導演長片的口碑慘敗,目前僅需面對“版權爭議”這一重負面聲量的易小星,似乎真正兌現(xiàn)了做客《今日影評》節(jié)目時對于搓澡題材及喜劇拍攝的信心。
“每一部戲,都是我‘重返電影圈’的戲,都是我成長的腳步。”
![]() |
易小星(圖右)與《今日影評》主持人蔣小涵留念 |
搓澡:透過不低俗的文化看生活
盡管掄圓膀子的喬杉操著大喇喇的東北口音,可《沐浴之王》關注的搓澡手藝,卻正經屬于“南派”。
直到現(xiàn)在,易小星還保留著籌拍期間翻到的一本“搓澡寶典”——《揚州搓背工藝技術》。
“這本書里面有很多專業(yè)的術語,比如形容敲背會說‘薄紗如赤雪’,聽上去文文縐縐,其實也是一套套傳下來的。”
![]() |
欲練搓功,必先讀通 |
洗澡這件隱秘系數極高的“小”事,在電影作品中并不少見。但在或香艷或驚悚的輔助點綴外,將其作為敘事核心的,此前只有張楊執(zhí)導的《洗澡》。
可它的真正主題,卻是蒸騰于浴室之上的父子親情。
![]() |
《洗澡》,1999 |
而懷滿“兄弟”情的《沐浴之王》,卻是實打實地在試圖推介沐浴文化。
書籍與口頭資料中的搓澡技藝,被曾經的外行易小星視作足以“打通大小周天”的武功秘笈。在“薄紗如赤雪”等神通的加持下,影片中包裹彭昱暢及喬杉手掌的搓澡巾,在一招一式間演繹出武俠片般的飄逸。
![]() |
搓泥先搓土豆皮 |
“在選這個題材的時候,我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讓它不低俗。”易小星的擔心,也是很多觀眾第一時間帶著獵奇眼光的質疑。而除了將所有細節(jié)專業(yè)化外,易小星更多回歸到從生活本體解讀文化本質的創(chuàng)作思路。
“我不是要為沐浴文化正名,因為它本身名聲就不壞。”澡堂的方寸之間,在他看來有著極強的隱喻意義,“首先來講你進去得脫衣服,就意味著脫下自己的面具,脫下象征身份跟階級的那些東西,這是一個眾生平等的環(huán)境。”
片中,由彭昱暢飾演的富二代肖翔在失憶后被喬杉飾演的周東海拉回自家經營的澡堂,不僅脫去了財富外衣,更用搓澡工身份令自身的夢想力量起死回生。
最終的求索歷程,也是易小星有意透過澡堂環(huán)境傳遞的第二層隱喻——洗掉一切過往的重生之所。看似歡鬧的“假兄弟變真親人”戲碼,蘊含著創(chuàng)作者眼中澡堂子的哲學意義。
“因為這是生活啊,生活本身有什么可低俗不低俗的。”
籌備期間,最令易小星萌生信心的,是一位朋友對于“鹽搓”“醋搓”“紅酒搓”等搓澡花樣天花亂墜卻毫不低俗的生動講述,“只要你把它的文化本質提煉出來,它一定會是一個特別好的一個題材,不會落入低俗的窠臼。”
刪戲:最重要的,是讓觀眾笑出來
切“搓”如比武的《沐浴之王》高潮段落,讓很多觀眾都聯(lián)想到了周星馳經典喜劇《食神》。
可相比隔著銀幕之“色”便能傳遞料理之“香”與“味”的前輩,易小星即便用猛男肉體承載的搓泥盛宴,還是令部分觀眾產生問號。
![]() |
搓澡實拍現(xiàn)場 |
“很多人說你這個是不是瞎編的,真不是,南京每年都會舉辦世界沐浴健康產業(yè)博覽會,包括這個比賽也是基于真實基礎,很多大型連鎖洗浴中心會辦這種內部比賽,就真的是一字排開,幾十位搓澡工師傅在那里擦洗客人,然后給出評價。”
本著“拍一門文化”的思路,易小星依然執(zhí)拗地要以這場盛大的搓功對決為全片定調。“要尊重這一門手藝的話,我就一定要把它拆解出來,用能分一個高低的形式來展現(xiàn)它,這是我自己的一個導演風格。”
但在風格之外,劇情長片必不可缺的情感聯(lián)結,則完全被他交付給真實的電影觀眾。
試映期間,影片團隊組織了大量目標觀眾提前觀影并對各處劇情、笑點給出實時反應。
看著觀眾對于很多自己心水編排的情感段落無動于衷,倍感刺痛的易小星仍然堅定不移地給出一個字:刪。
“我們試映的版本,比現(xiàn)在這個版本要多將近15分鐘。”據他介紹,刪除的戲份主要集中在兩塊:其一,是金世佳飾演的表哥與彭昱暢之間積怨的形成過程;其二,則是“沐浴兄弟”假象真相大白時二人的靈魂對話。
這樣的刪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金世佳角色的單薄與最終兩位主角情感轉折的生硬。“有相當比例的人覺得(試映版本)很無聊,我都不知道為什么,可我很明確我要拍的是商業(yè)類型片,就是要面向更多觀眾的,更大百分比的觀眾覺得在觀感上出現(xiàn)了問題,那我就必須得去調整。”
洗掉一年不開心?!躲逶≈酢返闹餍麄髡Z,也真正道出了“情感瘦身”后這部喜劇片市場“封王”的關鍵。“今年大家都挺不容易的,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讓大家笑出聲來,情感部分可以稍微往后稍一稍,錦上添花就好。”
回歸:成長的學費,我自己交就好
2015年,易小星首執(zhí)電影長片導筒,借取得巨大成功的《萬萬沒想到》網絡劇IP推出同名大電影,卻最終收獲鋪天蓋地的惡評。
該片最終拿下3.22億票房,可坊間對其的最初預測均不低于十億。
![]() |
《萬萬沒想到》,2015 |
在很多人以為這關上了易小星導演之門的五年,以演員身份頻繁客串的“叫獸”,僅在最擅長的領域推出了幾部短片導演作品。
“其實在第一部電影盈利之后,沒有那么著急拍第二部電影。”
回顧首部作品口碑失利帶來的反思,易小星總結了三個“不”:專業(yè)素養(yǎng)不強,心理素質不強,人脈不廣。而為鼓起第二次執(zhí)導長片的勇氣,他耐下心沉淀了兩三年,直到迎來“比較有把握”的那個時刻。
![]() |
易小星在《沐浴之王》路演現(xiàn)場 |
“我對電影藝術還是比較敬畏的,不能讓觀眾去交學費來見證我的成長,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這個成長的學費我自己交就好了。”
五年時間流轉,中國喜劇電影市場迎來了開心麻花的異軍突起,也見證了《唐人街探案》宇宙的不斷壯大。但投身“沐浴”事業(yè)的易小星,仍對這個看似始終變化的戰(zhàn)局表示淡定。
“至少喜劇這一塊的話,格局跟五年前好像大差不差,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標簽或者風格在,最重要的是維持自己的風格不變,或者說提升大家印象中的易小星風格。”
帶有濃厚“小屏幕風格”的易小星風格,在被首部電影試錯后,開始走向更為適應影院觀影環(huán)境的思考。割裂感大大減弱、寬銀幕視角流暢的鏡頭語言,令《沐浴之王》在保有“萬萬”式現(xiàn)實主義浪漫無厘頭風格的同時,有了自稱電影的底氣。
“我要拍那種基于現(xiàn)實主義的浪漫、基于一本正經的荒誕不經,我的喜劇永遠會有笑有淚,我會盡量發(fā)揮想象力,去做得天馬行空,也會有一些很‘宅冷欠’的小段子在里面穿插,讓大家能夠想起來小屏幕時代的易小星風格。”
在易小星本星看來,《沐浴之王》真正拍出了屬于自己的“劇場風格”。“還不夠明確?沒關系,等我下一部作品、下下部作品,它會越來越明確。”
《沐浴之王》北京首映現(xiàn)場,主演彭昱暢曾調侃稱,這部電影是易小星重返電影圈的希望。
這個似乎已經成功的希望,由易小星與你共同實現(xiàn)。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