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鮮喵的第 1598篇吐血原創(chuàng)
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
18年前的《粉紅女郎》是這樣;18年后的《愛的理想生活》底層邏輯依舊沒變。
畢竟,無論是朱德庸的《澀女郎》,還是后來的《甜心澀女郎》,這個澀字都值得品味。
只是,18年后換了一種更現(xiàn)實的方式表達。
一邊穩(wěn)居收視冠軍,領(lǐng)跑市場份額,一邊被各種對比,花式群嘲。
《愛的理想生活》成為了一個矛盾集合體。
開播之前,因為改編自朱德庸的知名漫畫,前作又成績不菲,加之殷桃、宋軼、趙今麥等卡司陣容助力,原本的《澀女郎》呼聲不低。
開播之初,宋軼的好嫁風穿搭宣傳被網(wǎng)友送上熱搜。
有些網(wǎng)友認為好嫁風三字有物化女性的嫌疑,也有人認為,這只是工作宣傳,無需上綱上線。
宋軼急忙發(fā)微博道歉,將其配圖從好嫁風改為了溫柔風。
這樣一場文字風波看似結(jié)束。
但這多少有點令人傷感。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心不會如此敏感,也希望女性主義不必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
平等可以真正融入生活,而不是掛在嘴邊,還要小心翼翼被呵護。
另一個被群嘲的點是人物角色適配度問題。
《愛的理想生活》播出后,在人物角色塑造上打破了觀眾的固有認知。
結(jié)婚狂不僅不丑了,還變成了白富美;男人婆也不男人了,化身為長發(fā)飄飄、身材姣好,美貌與智慧并存的職場麗人;萬人迷反而成了留著短發(fā),身著工裝,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女漢子。
這樣的變化,讓不少喜歡前作的網(wǎng)友感嘆不適。
“殷桃和夏若妍是不是拿錯劇本了?”成為網(wǎng)友質(zhì)疑的焦點。
“這不是《澀女郎》,這是《歡樂頌》的姊妹篇?!币渤蔀榫W(wǎng)友津津樂道的調(diào)侃點。
與此同時,劇中蜜汁存在的CP搭配也成為讓觀眾感覺不適的存在。
比如,天真妹溫小陽和中年大叔杜珈牧的CP線。
不少網(wǎng)友都表示,“你清醒一點溫小陽”“少安排這種蘿莉配大叔”“有點難以接受”“看這劇感覺三觀要扭曲呀”……甚至有網(wǎng)友表示:“溫小陽這條線有點多余。”
從客觀視角來看,溫小陽的身份其實有多重性,是一個在家庭缺失父愛的女兒,是一個正在叛逆期的少女,還是一個深度熱愛二次元的異次元妹子。
在她的身上,觀眾的不適感,或許更多來源于對她這樣的年輕人的不理解。溫小陽對杜珈牧的感情,是粉絲對偶像的執(zhí)念,也寄托了一部分缺失的父愛。但透過這份極具年齡差的感情,我們或許能夠洞見這背后的社會、家庭所影射的問題。
能一邊被群嘲,還一邊收視居高不下,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
雖然說,口碑與熱度不匹配的劇集作品不在少數(shù)。
但像《愛的理想生活》這樣,能引起思考興趣的還真不多。
首先,劇集能戳中人心的金句臺詞確實不少。
比如金句制造機溫如雪,一開篇溫如雪的人生觀就吸引了不少人。
“在這個自媒體時代,每天都有新的萬人迷出現(xiàn),不多我一個,也不少我一個?!?/p>
“與嘩眾取寵相比,我更愿意取悅我自己?!?/p>
“愛得有原則,散得有底線,是我的感情信條?!?/p>
勸說戴希希的垃圾分類理論,更是獲得不少網(wǎng)友點贊。
“鮮花是濕垃圾,失戀的情緒是有害垃圾,而劉柯是其他垃圾,連被分類都不配?!?/p>
縱然后來被前任說成渣女,溫如雪的態(tài)度和回擊依舊有力量。
其次,多味故事線讓觀眾愛恨交織,意難平。
戴希希和段序的故事線,是可愛味道的來源。一個是看起來一身公主病、十分煩人,卻善良感性,擁有隱藏學霸技能,還低調(diào)的富家大小姐;一個是前男友好哥們、沒錢月光族,卻能替員工抗責任、善用激將法的領(lǐng)導。兩人的互動,又憨又有趣,基本承包了劇集的喜感, 成為觀眾心目中可愛的二傻子。
說到恨,非溫小陽這個熊孩子莫屬了。逃學肄業(yè),隨便相信陌生人,還戀上了比自己大20歲的大叔,隨便單拿一個事件出來都能氣死家長,不得不感嘆,遇上這樣的熊妹妹,姐姐溫如雪也真是操碎了心。
觀眾一邊被溫小陽氣到吐血,一邊又擔心這孩子誤入歧途,祈禱著她趕快回歸正軌,心情也是復雜。
主要讓觀眾害怕意難平的就是丁薈橋和李文森了。這對曾經(jīng)的戀人,多年后職場重逢,已經(jīng)成為勢均力敵的對手。不難看出,兩人彼此舊情難忘,觀眾破鏡重圓的呼聲不低,但觀眾也很擔心李文森是個隱藏的反派。
在酷弈的發(fā)布會上,丁薈橋的下屬莫名丟失了宣傳視頻文件,原本存儲在云端的鏈接也被刪掉了,而這一切都發(fā)生在丁薈橋在成都協(xié)助李文森舉辦活動期間。
彈幕上不時飄過:“不會是文森吧?”“調(diào)虎離山計?”“應該不是文森吧,文森一直在幫橋橋的?!?更有網(wǎng)友表示:“如果是文森,那么請讓丁孤獨結(jié)局可好……”
金句頻出,味道還算多元,這部劇還真算不上食之無味,雖然有些情節(jié)也會讓人忍不住快進,但是整體卻很難讓人棄劇。
或許,對于IP改編作品,大眾也該突破固有的觀念。
“不翻拍,是這個項目誕生的大前提?!?/p>
《愛的理想生活》的編劇金璐在談到《澀女郎》改編的時候這樣說。
和大多數(shù)被翻拍的經(jīng)典IP一樣,《愛的理想生活》從決定籌備開始,就注定逃脫不了被比較的命運,而且通常情況下,觀眾更偏愛前作。
于是,《愛的理想生活》就成為金璐所說的“開端注定自帶Hard模式的項目” 之一。
只是這一次,本著不翻拍做出的創(chuàng)新,觀眾還沒適應。
首先是,劇集大類的跨越。
同樣以《澀女郎》為藍本,《粉紅女郎》是喜劇,《愛的理想生活》是現(xiàn)實題材作品。
前者,可以用夸張、搞笑的方式表達創(chuàng)作者的想法,后者卻需要腳踏實地,一開始就和18年前的味道不同,觀眾不適應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無論題材再怎么不同,一個作品的精神內(nèi)核總是相通的,18年前的四個女孩子,在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18年后,悅己而容的底色依舊是生生不息的女子力。
兩部作品在表達方式上本就不同,創(chuàng)作者在突破自己,觀眾也不能停留在過去,用現(xiàn)實的眼光審視這部作品,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發(fā)現(xiàn)。
其次,是人物形象的集體突變。
一部劇集作品,最能讓觀眾記住的還是劇里活生生的人物,人活了,劇就活了。18年前的《粉紅女郎》里的四個女郎讓觀眾刻骨銘心,觀眾對她們的固有認知根深蒂固。
《愛的理想生活》一時之間很難被接受的一大原因就在于,觀眾固有認知形象的集體突變。
萬人迷不夠漂亮,成了短發(fā)利落的事業(yè)女性;男人婆成為知性漂亮的職場工作狂;結(jié)婚狂再也不是那個有著兔牙的方小萍,被白富美取而代之;天真妹成了氣人功力一級棒的二次元少女。而且還多了一個讓人怎么看都不爽的齊悅。
這其中任何一個角色的變化都能引起觀眾的討論,但四個集體大變,觀眾接受起來也需要時間。
如果說,《粉紅女郎》是憑借外貌就能清晰辨認角色,那么《愛的理想生活》很難以貌取人,它的關(guān)注點已經(jīng)透過表象,從性格層面向觀眾闡述人物特色。
溫如雪,她冷靜通透,灑脫自如;丁薈橋明明能靠臉吃飯卻偏偏要靠才華;戴希希這樣的白富美也會為愛癡狂,卻也能找回自己;溫小陽,雖然叛逆卻能讓我們感受到炙熱的夢想之火。
不以貌取人,這是《愛的理想生活》給我們上的重要一課。
喜劇的《粉紅女郎》里哈妹是流落在外的異族公主,可現(xiàn)實生活里,哪有那么多流落的公主?
更多的是為了生活而努力的干飯人。
舊情難忘是經(jīng)典IP改編的阻礙,也是觀眾接受新作的關(guān)鍵阻力。
18年,這個世界已經(jīng)大不一樣,為什么我們非要抓著模糊的記憶去尬比?
用新的眼光審視一部現(xiàn)實題材新作,看看故事里那些不一樣的表達,或許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努力的女人,運氣不會差的。
《愛的理想生活》就是要我們穿透層層悲喜,卻依舊不減最初的熱愛。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