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許凱和李一桐主演的電視劇《驪歌行》播出至今,相較于開始時男女主感情的青澀,現在已經取得了飛躍性進步,許多配角也開始登場,人物關系逐漸清晰,矛盾也開始浮出水面。
配角的登場使劇情更加戲劇化,也增添了許多笑點,但是對于一開始就奔著男女主感情戲的部分觀眾而言,這種狀況必然會導致男女主戲份的減少,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
最直接的表現便是主角的感情戲很久沒有進展了。前十集時有觀眾曾笑稱,這短短五分之一劇情,男女主感情戲就已經完成了“相識——相愛——產生矛盾——分離——重逢”的劇情,像過關打卡一樣,一路風雨無阻,這樣豈非后面把兩個人孩子的感情戲都能演完。
現在看來,當初那樣死命趕進度,可能就是蓄謀已久。當男女主感情得到一定程度進展后,就開始添加配角,讓各路人馬摻和感情。
這一周更新的劇集中,身為堂堂男主的許凱每集上線不超過10分鐘,還多是和家人及其他配角的戲,短暫的一次和女主的同框,還是和另外兩個男配同時上演“三個男人一臺戲”的戲碼,雖然笑點不少,但是沒有感情戲大家還是悵然若失。
而女主的戲也同樣少得可憐,李一桐的戲份也多是和周王等一起,雖然要干事業(yè),但是感情戲也不能耽誤呀。“連面都見不上,小情侶怎么發(fā)展感情嘛”,網友們哭訴道。
雖然網友們不愿意看到配角搶戲影響主演,但是并非所有的配角戲份多都會被噴,這主要與其飾演的角色有關。
如吳佳怡飾演的歆楠公主同樣是一個戲份頗多的角色,作為男主盛楚慕弟弟盛楚令的心儀對象,小公主嬌俏又可愛,和盛楚令的對手戲也笑點頻出,這樣不作妖又討人喜歡的角色,即使戲份多也不會影響觀眾心情。
但是下面幾位就不一樣了,他們出場的鏡頭多次被觀眾吐槽,雖然演員只是為角色服務,但是戲份多角色又不討喜,觀眾甚至要將這份憤怒上升演員了。
首先便是李澤鋒飾演的太子,比起許凱飾演的盛楚慕,太子這個角色才更像是妥妥的“大男主”,這些日子的劇情都是圍繞他一個人來轉。
太子和太子妃大婚,兩人生隙,太子妃懷孕,太子最寵愛的樂妓自殺,這幾天,太子又開始侍疾爭寵,網友氣得在彈幕吐槽:這部劇不如改名叫《太子傳》。
不過太子的劇情畢竟只是支線情節(jié)和背景作用,對男女主的感情不會產生大影響,而真正影響和插足主線感情戲的角色更易引起觀眾的憤怒。
辣目洋子飾演的馬海妞便是代表之一,她的身份不過是諸多男配之一身邊的侍從,可從出場后凡亮相就必和男主同框,照顧許凱,和他劃船,更離譜的是,兩人之間還有吻戲!
其實辣目洋子飾演的角色本該和歆楠公主一樣是作為笑點而存在的,但是千萬不該的是她和男主之間的感情戲。尤其是兩人之間那個陰差陽錯的吻戲更是讓許多看戲有”潔癖“的觀眾受不了。
這一問題同樣也出在檀健次飾演的周王身上,他才是讓觀眾最反感的角色,沒有之一。檀健次原本觀眾緣很是不錯,初次出場時粉絲和觀眾也都對這一角色存在好感。但是隨著他的戲份越來越多,和女主的感情戲逐漸超越男主,人設也逐漸崩壞后,便只有粉絲還強撐著贊美,觀眾早看不下去。
常言道“男主是女主的,男二的觀眾的”,好的男配同樣也很加分,如《最好的我們》中的路星河,便收獲了不少人氣,但這一切都要建立在角色不插足和故意破壞主角感情之上,這便是檀健次這個角色被厭惡的原因。
周王多次違背女主意愿和她發(fā)生身體接觸,強迫女主幫自己縫補衣裳,搶走屬于男主的信物,這個角色的存在使主角的感情戲發(fā)展受阻,因此觀眾實在難以接受,彈幕一片吐槽。
《驪歌行》原本名為《大唐女兒行》,開播之前改名,現在看來可能原本的名字更適合。畢竟這部戲的主角戲份實在少得可憐,如若是群像戲可能就沒有這么多差評,否則頂著言情劇的皮卻明目張膽為配角加戲只能引起反感。文/小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