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男男作爱videos可播放,欧美丰满熟妇hdxx,欧美 日韩 中文字幕 国产,女性女同性aⅴ免费观看,男人用嘴添女人下身免费视频

電影網(wǎng)>電影號

王晶:沒有理想的電影人不傷心

時間:2021.05.03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毒眸

文 | 廖藝舟

編輯 | 趙普通

愚人節(jié)那天,導演王晶在微博宣布自己的新作《金錢帝國2:巔峰之戰(zhàn)》改名《追虎擒龍》。評論中不乏揶揄:“知道了,簡稱‘追龍’。”

 

這部電影的確與王晶2017年的《追龍》有諸多相似之處,依然講述著上世紀叱咤香港的梟雄“跛豪”與“呂樂”的故事。只不過這一次,是“龍”也得盤著。面對多部國產(chǎn)電影內(nèi)卷式的圍追堵截,上映3天的《追虎擒龍》沒能在五一檔中搏出血路,截至發(fā)稿前,票房未破1億,在當日大盤中票房占比為5.6%,豆瓣評分僅為5.6分。

 

王晶用行動證明了,自己還是那個從不厭煩自我復刻的投機者。外界不斷給他戴上“爛片之王”的帽子,而他寬厚的肚皮之下永遠只有生意二字。

 

四年前,當《追龍》的復古氛圍與上乘品質(zhì)讓內(nèi)地觀眾眼前一亮,紛紛驚呼“認真的王晶真可怕”時,王晶大部分時候面對媒體的態(tài)度都不置可否。有記者在他能俯瞰被落日染金的維多利亞港的辦公室里提起《追龍》佳績,他只邊倒水邊不動聲色地說,“票房該有6億了?!?/p>

 

毒眸(ID:DomoreDumou)查詢了王晶近十年來全部作品的豆瓣評分,只有1部《追龍》過7分,6分以下作品占比超過90%,平均分僅為4.65。

 

人們從《追龍》里依稀捕捉到了一個顛覆過往印象的王晶,可以淺薄也可以深沉,撈金之外也具備電影情懷和藝術(shù)追求。然而即便是《追龍》,王晶也能毫不手軟地刪掉于他自己最濃重的獨家記憶。在他看來,說“愛電影”就等同于溺愛,不接受那種把作品當孩子、不完美就不愿推出的導演方式?!叭绻液軔?,就會堅持保留《追龍》150分鐘的版本,但那不行?!?/p>

在那之后,王晶緊接著推出了評分2.9的《降魔傳》,“掛羊頭賣狗肉”的《追龍2》,進攻下沉市場的網(wǎng)絡電影《孫悟空大戰(zhàn)盤絲洞》和《老板娘》,還有依然“啃老本”的《追虎擒龍》。

 

拍爛不打緊,拍濫才會停。王晶沒變,在他眼中“每個人都在隨波逐流”,而他自己永遠是是電影這片海中“滑浪的人”。

 

王晶的南橘北枳

 

第一次從香港到北京時,王晶對這座城市一無所知。1993年,他赴京拍攝《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盛夏時節(jié)還擔心晚上溫度低,卻發(fā)現(xiàn)穿一件白襯衣已經(jīng)“熱到想死”。戲從八月拍到十二月,對北京的印象是天氣和人們衣著全都“灰蒙蒙”,他在自傳里回憶:“沙塵暴一來,整個天變成深黃色,像特技片中的妖氣沖天。”

 

那年香港電影尚值巔峰期,電影年產(chǎn)量高達242部,全港影院190家,600萬常住人口刷出了4500萬觀影人次紀錄。王晶也異常高產(chǎn),整年下來有9部他導演的電影上映,其中7部的豆瓣評分如今在7分以上。

 

還奔馳在高速電影工業(yè)履帶上的他無法預料,1993年也是香港電影開始斷崖式下跌的第一年。10年后CEPA協(xié)議簽訂,合拍片風潮涌起,王晶是最快迎潮而上的香港導演之一。一貫敏銳的商業(yè)嗅覺讓他輕松做出了“北上”的決定:“來內(nèi)地拍戲的原因很簡單,比在香港賺得多?!?/strong>

 

《圓桌派》節(jié)目中他被問及,拍合拍片會覺得擰巴嗎?王晶覺得誰都會有不適的階段,“過了就好了”。2004年王晶在北京購房安家,城市的現(xiàn)代化程度已和他記憶中大不相同,“國貿(mào)天天塞車”。起初電視劇拍得更多,《小魚兒與花無缺》《天下第一》《雪山飛狐》等相繼播出。他每年至少在北京住四個月,常去藍色港灣和三里屯影城,在映的熱門喜劇片一部不落,還搜過歷年春晚最受歡迎的小品,連東北二人轉(zhuǎn)都在網(wǎng)上看了不少。

內(nèi)地喜劇擅長用語言和對白“抖包袱”,港式喜劇則多依靠浮夸的動作表演來制造笑料。對此心知肚明的王晶,并沒有選擇削足適履。眼見內(nèi)地電影市場的票房天花板逐年抬升,放下古裝劇、殺回電影領域的王晶所搬出的,還是自己最擅長的那套港式喜劇配方。

王晶 圖源豆瓣

 

2009年的《大內(nèi)密探零零狗》是王晶在內(nèi)地首部票房過億的作品,從片名到劇情都透著對周星馳《大內(nèi)密探零零發(fā)》的模仿。影片上映后惡評不休,豆瓣網(wǎng)和時光網(wǎng)開分均未過5,《北京晨報》當年刊發(fā)的一篇影評稱“片子有些令人驚訝的老土”,網(wǎng)友罵它“爛片中的爛片”。

 

王晶有句名言是“我比你爛,你沒我賺”。第二部票房過億影片是集結(jié)謝霆鋒、張家輝等明星的《財神客棧》,有關該片的評論同樣離不開低俗、惡搞、粗制濫造。

 

從《財神客?!飞嫌车?011年至今,十年時間里王晶拍了20多部電影,評分過6的只有《追龍》和《大上海》兩部,都與他曾經(jīng)標志性的“喜劇”類型無關。

《追龍》劇照

 

“賭”是王晶賴以成名的另一核心元素。2014年他找來周潤發(fā)拍了《澳門風云》,為了配合內(nèi)地審查機制,王晶做了不少設定調(diào)整,不提“賭城”而將片名改成“澳門”,賭王般的角色被稱作“魔術(shù)手”,過去《賭神》《賭俠》中的特異功能被替換成了高科技。電影在當年春節(jié)檔收獲了5.25億票房。

從此連續(xù)三年,《澳門風云》系列都會準時登陸春節(jié)檔與觀眾見面,成為了王晶北上后最為觀眾熟知的代表作。系列票房一路走高,后兩部分別達到了9.75億和11.18億,口碑穩(wěn)步下跌,豆瓣評分分別為5.7、5.5和4.3。盡管致敬懷舊的比例一部高過一部,魔改后的《澳門風云》還是不能再現(xiàn)《賭神》的原滋原味。

 

風評最差的《澳門風云3》不止炒了“賭系列”的冷飯,還致敬了《監(jiān)獄風云》《雀圣》《國產(chǎn)凌凌漆》等港片。過往的“屎尿屁”和“無厘頭”不再好笑,反倒只有撓胳肢窩般的尷尬,有網(wǎng)友在社區(qū)稱其為“對人類智商的侮辱”。罵聲與票房齊飛中,王晶給該片打70分,對比后來《追龍》他自評的85分,不算低。

 

有人問王晶,口碑敗光是否因為年輕人不再懂老梗、不再能接受港式笑點,王晶反問:“我調(diào)不出《煎餅俠》里那種東北F4。但是你看《羞羞的鐵拳》難道不覺得尷尬嗎?我看《夏洛特煩惱》都尷尬?!?/p>

 

在他的觀念里,香港喜劇不是拍不過內(nèi)地,再有一部《九品芝麻官》或《唐伯虎點秋香》一樣能火,只是再也找不到合適的演員了。另一方面,他也承認在和內(nèi)地觀眾的文化共振上,無論如何都不及開心麻花、大鵬等人。

 

“我覺得這部挺好,比他之前幾部都好。但觀眾就是不吃這套了?!碑斂吹綇那啊白詈线m”的周星馳,拍出《新喜劇之王》也遭遇滑鐵盧時,王晶如是說。

“爛片之王”也是王

 

2021年,是王晶導演生涯的第40年。他已經(jīng)參與制作了將近400部電影,執(zhí)導100余部。

 

有如此龐大的基數(shù),優(yōu)秀的經(jīng)典之作也不在少數(shù)。以豆瓣評分作為標尺,王晶執(zhí)導過的8分以上的電影共4部:《九品芝麻官》《賭神》《鹿鼎記》和《鹿鼎記2:神龍教》,7分以上的影片有19部。

他的巔峰期留在了90年代的香港,而某種程度上,稱其為“半部香港電影史”也不為過。影迷們所熟知的“香港電影黃金年代”,幾乎每種熱門類型都避不開王晶的名字:喜劇,有《九品芝麻官》《鹿鼎記》;賭片,有《賭神》《賭俠》;功夫電影中,李連杰的《新少林五祖》《倚天屠龍記》是王晶手筆;甚至談及風月與女星,邱淑貞、舒淇、翁虹等都是因擔任“晶女郎”而走紅。

 

王晶位于香港市中心的一處工作間,進門迎面的墻上掛了幅墨寶:“天下第一”。是在做電視劇《天下第一》時一位書法家朋友送的,他不否認這體現(xiàn)著他性格中的驕傲。

 

王晶 圖源豆瓣

“爛片之王”的名號是從何時開始風行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已不可考,不過也正因過分高產(chǎn)和基數(shù)龐大,王晶的作品庫中,那些被公眾視作“爛片”的電影數(shù)量占比遠遠蓋過了“佳作”。而若干年來的無數(shù)場合,王晶都表達過他對“爛片”評價的憤懣、不屑,“什么爛片?嫉妒而已!”

 

他自有一套自洽的邏輯:如果真爛,為什么能拍出那么多?不賠有錢賺,有什么問題呢?極少有電影能抗拒時間的審視,在每個時代最賺錢的電影,至少90%都是好電影——“爛片”就是個不存在的偽概念。

 

這套邏輯鏈是基于商業(yè)片、娛樂片的,而本質(zhì)上,王晶從未將電影作為藝術(shù)去經(jīng)營?!半娪笆堑诎怂囆g(shù),但它不是我的藝術(shù),我的藝術(shù)可以是音樂、繪畫,但不是電影。這是我用來換飯吃的,怎么能當藝術(shù)?藝術(shù)和商業(yè)是沖突的。

 

為了實現(xiàn)商業(yè)目的,取悅大眾人性中最促狹、最卑下的趣味是條捷徑,“笑片賭片三級片”也就成為了王晶在香港拍片二十年的三大法寶,“屎尿屁”和“無厘頭”這兩個讓他反感的標簽,或許會伴他終生。

 

1984年,他啟用新人張曼玉,拍了部王晶式喜劇《青蛙王子》,取得1800萬港元票房,是當時邵氏影業(yè)最賣座的電影,也擊敗了對手新藝城的《英倫琵琶》。新藝城的粉絲不滿,攻擊王晶的電影“cheap又屎尿屁”,王晶在自傳里諷刺對方“又吵又無知,像一群下雨前的飛蟲”。在十幾年內(nèi)他刻意不在電影中使用這三個字,人們照說不誤。1991年,他和周星馳合作的《整蠱專家》大賣,觀眾們邊笑邊罵:“無厘頭X”,王晶屢番解釋,這不過是一句粵語臟話,不想被作為風格定義,這個詞卻在后來幾乎成了學術(shù)語匯。

到了近些年,王晶不再辯駁這些?!锻虏鄞髸飞?,李誕吐槽他“400部電影就是4部電影的翻拍”,他照單全收,自己也對畢贛講著調(diào)侃文藝片的段子:“誰拍文藝片?你全家才拍文藝片!”

王晶在《吐槽大會》上的出場秀

 

王晶對文藝片的態(tài)度同樣簡單而通透。他曾公開批評許鞍華不該讓投資方無錢可賺,但人們熟知他投資了許鞍華三部電影,題材一部比一部小眾,票房成績最好的也不過堪堪持平成本。每被問及,王晶只是平淡帶過:“全世界文藝片都不賺錢啦。沒人投就我投唄。投得起就投唄?!?/p>

 

其實在90年代,王晶就投過吳君如的《四面夏娃》、關錦鵬的《愈快樂愈墮落》,擔心自己的惡俗刻板印象影響口碑,他甚至堅持不掛名。這些文藝電影都有一大共性:講香港社會的人與事,有濃郁的香港風情。而90年代末期香港電影衰落時,也是王晶投資了《古惑仔》系列和《無間道》系列,有“合拍片教父”之稱的吳思遠曾說:“真正救市的是王晶。要不是他保留了香港電影的一些種子,香港電影早就完蛋了?!?/p>

 

王晶對香港電影的執(zhí)念深淺,或許只有他自己知曉。他否認對香港電影抱有期望,“90年代我養(yǎng)活很多人,不能永遠這樣”,更不愿把“促進香港本土電影的發(fā)展”這樣的責任加在身上,自詡“我是個特別不重要的人”。但是在2018年香港國際影視展的“港片IP的破局重組”論壇上,怒斥網(wǎng)絡電影集體盜竊香港電影版權(quán)是“無恥”,徑直離席的也是他。

 

而那場發(fā)言的最后一句是:“如果每人給《賭神》創(chuàng)作人一萬塊,我估計我現(xiàn)在有500萬?!?/strong>早在2015年,王晶就與愛奇藝簽約拍攝六部網(wǎng)絡電影,今年3月上線的《老板娘》是其中之一。

 

那份香港情懷,終究不如錢重要。

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

 

王晶心里對電影的標準是“專業(yè)”。哪怕那個一邊拍一邊寫劇本的“飛紙仔”年代,在“下午邵氏拍周星馳、凌晨開車去嘉禾拍成龍”的節(jié)奏里,王晶也自認每部戲拍得足夠認真。

 

在他的記憶中,有次開機聽到耳邊熟悉的膠卷響,竟涌現(xiàn)出一股“想吐”的生理反應。工作40年,強度居高不下,能堅持“實在就是因為夠?qū)I(yè)”。王晶不吸煙、不喝酒,一般7點起床,沒有夜生活,曾經(jīng)的老板向華勝叫他“健康寶寶”。

 

“專業(yè)就做好,做好就開心了嘛。”王晶如此看待自己只算職業(yè)的電影生涯。

 

因而他一貫認為,文藝片也得交給那些專業(yè)的文藝導演去拍,比如被視作香港電影另一個極端代表的王家衛(wèi)。在王晶編劇的《精裝難兄難弟》里,他設計了一出自我調(diào)侃,王家衛(wèi)穿越回了60年代,尚是孩童的王晶是其唯一欣賞者,小王晶表示自己也想拍那種高格調(diào)電影,王家衛(wèi)卻說:“你還是去拍你的《賭神》《追女仔》吧,記得在戲里加點屎尿屁?!?/p>

王晶與王家衛(wèi)

看起來全無電影理想的王晶,出生于一個電影世家。叔公王鵬翼是五十年代的著名制片人,父親王天林在香港影壇聲名顯赫,是首位在電視劇中引入“威亞”的導演,拍過鄭少秋版《楚留香傳奇》和黃日華版《射雕英雄傳》,教出的愛徒包括杜琪峰、林嶺東、林德祿等。

 

2006年杜琪峰的《黑社會2:以和為貴》受邀在戛納電影節(jié)展映,王天林被古天樂、梁家輝、任達華、林家棟等后輩攙扶著,正如他在影片中客串角色的“大佬”地位。王晶在接拍電影處女作《千王斗千霸》時,連大銀幕該用幾個鏡頭都不知道,也不懂燈光、攝像、虛擬線,害怕在片場露怯遭欺,還得硬著頭皮請王天林去坐鎮(zhèn)三天。

 

然而在加入TVB之前,王天林最著名的作品是歌舞題材的文藝片《野玫瑰之戀》。多年后看完該片,王晶感嘆:“老爸,你真是50年代的王家衛(wèi)。”

 

完成《野玫瑰之戀》后,身邊人都對王天林說訂好禮服、準備拿獎吧,結(jié)果那套禮服從來沒從衣柜里取出來過。王晶稱“是人家花錢讓他沒得那個最佳導演”,而王天林在《香港影人口述歷史叢書》中回憶,當年邵逸夫認為這部電影抄襲《卡門》,故意拿掉了參獎資格。王天林從沒做過任何申辯,只是對王晶說:“仔,獎系命,你命中有就有,冇就點都冇?!?/strong>

王天林

 

這句話對王晶影響至深。他投資過的那些文藝電影倒很有得獎緣,許鞍華的《天水圍的日與夜》就一舉斬獲了第28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四項大獎。而王晶自己,在1999年拍過唯一一部沾染文藝氣息的《笨小孩》,并一反常態(tài)地向投資方表示可以不要導演費,該片提名了臺灣金馬獎“最佳劇本”,最后與獎杯失之交臂。

 

自那以后王晶就對拿獎徹底看淡了,在自傳中也寬慰自己“這是命”。2018年,《追龍》獲得第37屆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擊敗它的是《明月幾時有》,導演許鞍華。

 

讓王晶決定一輩子拍商業(yè)片的根源,或許得追溯到少年時期。他親眼看著分明“文藝”的父親王天林,為了生計不得不去拍TVB的“俗套”電視劇。王天林是在抗日戰(zhàn)爭中移民到香港的一代人,習慣顛沛流離,還要供養(yǎng)妻兒五人加上叔公一家四口。偏偏王晶的母親嗜賭成性,虧空家產(chǎn),兩次掉入同樣的騙局。

 

為了幫母親還債和補貼家用,還在香港中文大學讀大一的王晶就去TVB打暑期工,給綜藝節(jié)目《歡樂今宵》寫笑話、短劇,最初一個笑話報酬港幣八元,一個短劇八十。

 

母親第二次被騙時,父子倆都崩潰了,不滿20歲的王晶哭了一整晚,對自己發(fā)誓“這輩子不要再這樣哭了”。他在父親去世的悼文中寫道:“這也直接令我的人生態(tài)度成形。我決定走不空談只務實的路,不能再讓家人受我跟父親一樣的苦?!?/strong>

 

幾年后,他伏在邵氏高管的豪華跑車車頂簽下自己第一份電影合約,之所以選擇簽邵氏,是朋友黃霑的建議:“哪里錢多就去哪。”他的多個社交賬號名叫“小弟王晶”,數(shù)十年來真正認的“大哥”只有錢。

 

拍藝術(shù)電影去獲得獎項肯定,更像理想主義者的路途,而王晶自知:“我很早就沒有夢?!?/p>

 

年近65歲時他回憶過一個場景,《英雄本色》有場戲周潤發(fā)遲到了,狄龍在山坡上勸“發(fā)仔你不能這樣,拍不好的”,周潤發(fā)答:“哎呀龍哥,我們撈嘛,撈(錢)算了?!蓖蹙o奈又好笑,“撈的那個得了認真的金像獎”。

 

《追龍》敗北第二年,記者問他如何看待金像獎的評選標準,王晶答:“我覺得都是一場游戲,玩玩嘛,大家高興就好。無所謂的?!?/p>

聊齋新傳之畫皮人
劇情

聊齋新傳之畫

全新演繹聊齋故事

無名之輩
劇情

無名之輩

陳建斌的荒誕之旅

比得兔2:逃跑計劃
動畫

比得兔2:逃跑計

叛逆兔兔城市冒險

大決戰(zhàn)之遼沈戰(zhàn)役
戰(zhàn)爭

大決戰(zhàn)之遼沈

改變歷史史詩戰(zhàn)略

免費
劇情

免費

當代青年創(chuàng)業(yè)故事

女鄰居
家庭

女鄰居

孩子引發(fā)家庭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