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 注 電 影 派,和 片 荒 說 拜 拜
電影派
Vol.2879
前不久派爺在網(wǎng)上看到了一個投稿,
老人去世后房子被賣,遺物被當(dāng)成垃圾扔在街頭。
結(jié)婚照,黑白照,退伍軍人證,錄像帶......
這些老人生前珍藏的寶貝甚至是私密的東西,
被當(dāng)成垃圾暴露于人前。
他的家庭是什么情況我們無從揣測,也不能隨意評判。
但遺物被隨意丟棄這件事,真的是讓人如鯁在喉。
這事兒引人唏噓,不僅是為了老人,很多人也是代入了自己。
畢竟一個人生前再輝煌,也不能插手死后的事。
生前再愛惜的東西,死后也會變得“無處安放”。
所以能不能有一個職業(yè),去幫已故的人保全最后的體面?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我是遺物整理師》
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2021)
深夜,幽暗寂靜的工廠里,
只有一個少年在檢修機(jī)器,
突然,本該停運(yùn)的機(jī)器啟動了,
緩緩向少年壓來。
而他的腿還卡在機(jī)器里,
控制器失靈,空無一人的工廠,徒勞無用的掙扎。
他只能眼睜睜看著機(jī)器離他越來越近......
同樣在這個深夜,
少年拖著被壓傷的腿回到狹小昏暗的出租屋。
永遠(yuǎn)地,閉上了眼睛。
影片的第一個故事,從這里開始。
主角韓可魯,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征。
這種病讓他很難理解正常人的感情,無法忍受既定規(guī)則的改變。
“一言一行,就像個機(jī)器人”
但同時他也有著常人沒有的洞察力,能夠看到許多人難以察覺到的細(xì)節(jié)。
韓可魯與父親共同經(jīng)營“天堂移居”,做著遺物整理師的工作。
他們將為死者整理遺物溫柔地稱為“最后一次搬家”。
只要有人死去,他們的工作才正式開始。
前文中出現(xiàn)的少年,金宣宇,是他們這次服務(wù)的對象。
一個少年短暫的一生,在對遺物的整理中慢慢浮現(xiàn)出來。
金宣宇家庭困難,為了攢錢,高中畢業(yè)就開始打工。
因?yàn)楣ぷ魈?,只能囤泡面解決三餐。
買了很多飯團(tuán),并不是因?yàn)橄矚g,只要是臨期打折他都會買。
雖然生活很艱難,但他盡量讓自己過得體面。
隨身攜帶芳香劑,除臭劑,和換洗內(nèi)衣,
因?yàn)椴幌胱屔砩系暮刮队绊懫渌恕?/p>
雖然生活很艱難,但他一直積極向上。
半工半讀,努力備考,想要考上大學(xué)。
努力工作,從不缺勤,努力成為正式員工。
雖然生活很艱難,但他并沒有心懷怨氣。
他留給父母的是一張存折,和一本日記。
他一直深愛自己的父母,
努力攢錢,想給媽媽的膝蓋做手術(shù),想給爸爸治療白內(nèi)障,
努力成為正式員工,想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
就是這樣一個努力工作,心懷感恩,積極向上的少年,
死后被扣上了“無端缺勤”,“睡覺睡死”的帽子。
他不能開口為自己辯駁,但好在遺物會“說話”。
從金宣宇遺留下來的手機(jī),他的母親發(fā)現(xiàn)了他死亡的真相。
機(jī)器故障,組長和其他人聚會吃飯,
打發(fā)金宣宇獨(dú)自一人去維修,就因?yàn)樗昙o(jì)最小,最好說話。
事故發(fā)生后,因?yàn)闀r間太晚,醫(yī)院都關(guān)門了。
他向組長請假,希望能夠先去治療。
但得到的回復(fù)是,“再怎么生病,也要來上班吧”。
“隨意說是工傷事故,是想要被開除嗎?”
為了轉(zhuǎn)正的目標(biāo),他答應(yīng)了不請假。
忍著傷痛一瘸一拐地回到家,
最終在小小的出租屋里,因?yàn)槠苽L(fēng),永遠(yuǎn)地閉上了眼睛。
屬于金宣宇的故事,到這里就永遠(yuǎn)地結(jié)束了。
這無疑是一個讓人痛心的故事。
但這部劇的高明之處在于,他只是“講述”這個故事,
沒有批判什么,也沒有說教什么。
從遺物的角度出發(fā)去看到死者的經(jīng)歷,
情感沖突沒有那么強(qiáng)烈,顯得克制而隱忍。
除了努力生活的少年,
還有得了老年癡呆的“孤寡老人”,
她死去三周才被發(fā)現(xiàn),房間里爬滿了蛆蟲。
“孤寡老人”也有兒子,
不過這兒子不在乎她死了多久,
他只在乎這爬滿蛆蟲的房間里能有多少錢。
老人確實(shí)有錢,只不過藏在床下,浸透了腐爛的尸液。
兒子兒媳管不了那么多,上手就開始撿,畢竟錢,不能不要。
只差把“吃人”兩個字寫在臉上。
一個老年癡呆的老人在床底下藏那么多錢干什么?
答案可以直接告訴你,想給他兒子買件西裝。
你以為知道了原因,她兒子會幡然醒悟?
不,他直接砸了老人所有的遺物。
自己的自私和母親的付出驟然放在一起比較,
并不會讓他心生愧疚,只能讓他惱羞成怒。
直到他看見了這件遺物——
一套包裝完整的保暖內(nèi)衣。
這是他用自己的第一份工資買給母親的禮物,
因?yàn)榻o母親買了衣服,沒錢給自己買西裝。
母親愧疚于沒能給他一件體面的西裝,就一直對西裝念念不忘。
嘴上說著會把這衣服穿一輩子的母親,
其實(shí)出于愧疚,出于不舍,一次也沒穿過。
看到這件從未被開封的禮物,他才開始嚎啕大哭,
可能他終于想起來,自己也毫無保留地愛過母親,
只是后來他忘了這份愛。
除了死者的故事,《我是遺物整理師》雙線并行,講述了主角的成長。
韓可魯?shù)母赣H去世,剛出獄的叔叔,曹尚久成了他的監(jiān)護(hù)人。
曹尚久性格乖張,做事吊兒郎當(dāng),
跟韓可魯見面第一天,就大言不慚地宣布:
“我就是這個房子的主人了”
您可真不把自己當(dāng)外人。
他愿意來做監(jiān)護(hù)人,完全是為了拿遺產(chǎn)。
這樣一個人,要跟韓可魯一起工作,成為“天堂移居”的職員。
也就是說,他要成為一名遺物整理師。
一開始,曹尚久并不能適應(yīng)這份工作,
甚至剛來到死者家里,就會被惡心到吐。
對這份工作的嫌棄溢于言表。
但是隨著工作的深入,他見識了形形色色的“客戶”,
有為了錢不管老人死活的兒女,有為愛一起放棄生命的夫妻......
無論好壞,都鋪開攤在他眼前。
始終不變的是韓可魯對逝者尊重、負(fù)責(zé)的態(tài)度。
韓可魯會一板一眼地糾正客戶:
“我們不是打掃,是遺物整理服務(wù)”
會對每一位死者脫帽致意,默哀,無論對方是什么死因。
雖然自己有潔癖,但從來不介意現(xiàn)場有多臟。
對遺物整理師這個職業(yè)越是了解,曹尚久的心就變得越柔軟。
他會出手幫助被家暴的女人。
也會為了讓葬禮顯得不那么凄涼,去“借走”別人的花圈,
“祈愿故人去了天堂,就像把心意寫在了卡片上?!?br>
人物的轉(zhuǎn)變和成長對一部劇來說至關(guān)重要。
這一點(diǎn)《我是遺物整理師》處理得恰到好處,
劇中不論是幡然醒悟的死者家屬,還是逐漸成長的曹尚久,
每個人物的轉(zhuǎn)變不是突然的,而是有鋪墊,有過程的,這樣的轉(zhuǎn)變是“合情合理”的。
《我是遺物整理師》這部劇,目前豆瓣評分9.2分,
在豆瓣這個“苛刻”的平臺,可以說是相當(dāng)高的評價。
當(dāng)然,有一部分原因是題材吃香。
“死亡”一直是個深刻而又被人避諱的話題,
我們談新生,談成長,但很少談死亡。
《我是遺物整理師》從遺物這個特殊的角度出發(fā),讓“死亡”變得不再難以啟齒,
每當(dāng)劇中的遺物整理師將死者的物品小心、鄭重地收進(jìn)盒子,
都像是進(jìn)行了一次無聲的“死亡教育”——
每一份“死亡”背后都是一個人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
分享到: